第176章 四海+文成(第5/5页)
扶苏立刻站起来:“我去买一把剑。”看到墙上有一把剑,颠了颠很舒服,就是太贵,要两个月的俸禄啊!
刘盈笑嘻嘻的抓住他的袖子:“且慢!”他从箱子后面摸出一把剑:“是你喜欢的么?”
扶苏十分惊诧:“是啊,怎么会,你怎么知道?”
张嫣深藏功与名的坐在旁边吃柿子。她恰好出关,刘盈要求她一路偷偷跟踪扶苏,看他最喜欢那一把剑,在他走后买下来,然后赶紧飞回来。
张嫣觉得很好玩,就去了。
徒留扶苏惊喜中带着迷茫,喜欢是喜欢,但是这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
……
次年,拓跋濬死了下来,年轻轻不足三十岁,但这不奇怪。
拓跋珪:“国事如何?祭文上报喜不报优,你该说实话。”
“很好。此前国家动荡贫瘠,我继位后轻徭役,减免赋税,与民休养生息”。拓跋濬对自己死得早这一点无限惋惜,别的事倒不怎么担心:“皇后出身名门,慈爱柔和。是拓跋焘的冯昭仪的侄女。太子受她抚养,恭俭好学。她十二岁入宫,哪年我十三岁,十三年间她学了如何治国,和我一般无二,现在由她监国我很放心。弘儿也是十三岁,和母后关系又好,绝不会祸起萧墙。”
拓跋珪夸他:“能杀了宗爱,你做的很好。”
拓跋余是被宗爱杀的第二个皇帝,看这侄子给自己报仇,真是高兴:“好侄子,好皇帝!”
拓跋焘很不高兴:“你恢复佛教?你还修造云冈石窟?这些僧尼私藏兵器财宝,拒不缴税不服役,好不容易清除大半,你又让他们死灰复燃!”
拓跋晃是拓跋焘的儿子、拓跋濬的父亲,做了二十年太子,被杀。幸好被儿子追尊为皇帝,又正好监国执政了将近二十年,现在也在这里。“佛教本该大兴。”
祖孙三代除了祖父信道,儿子孙子都信佛,于是展开辩论。
拓跋焘愤怒的指着其他人:“这是这是苻坚,这是吕光……哪一个有好下场?”
信佛小组:“哎呀听说有个宦官杀了两个皇帝~”
“是啊,阿弥陀佛,不知道是信什么的皇帝。”
“这宦官可比赵高厉害。”
宗爱挑唆你杀了太子,又杀了你,杀了新君,你还在这里说什么好下场不好下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