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道茂+武帝+突变(第5/7页)
嬴政早跟人探讨过太子的质量问题,通常太子的质量预示着未来的加班时间:“司马德宗的事我早已知道,不必心疼我,皇帝没有实权,是不是傻子又有什么关系……阿盈这么穷么?你怎么不补贴他?”官职低虽然自由,但是穷。
刘盈说:“扶苏哥哥的俸禄被我花了不少,最近买了许多金石木料,稍有些拮据。”
上好的原材料非常贵,尤其是珍贵的木料,流光溢彩的金属原矿,还有玉石。在人间使用这些东西就算是炫富。
“别卖佛塔,卖你那打火小人和攻城守城的器械好一些。跟你娘要去,她现在很富裕。”
刘盈不会做生意,难道扶苏会吗?更不会。皇帝和所有权贵都是地主,收入全靠收租(收税),当年上林苑里的漆树和棕树有些产出,皇帝也有自己的田庄,但具体能赚多少钱,完全靠这几个园子的主管是否称职。
想了半天,还是更擅长用人,又不好监守自盗似得挖自己匠作监的人手去给自己做生意,雇他们在闲暇时帮忙做小件东西就够了。只好去负责记录鬼卒和校尉花名册的地府贴了个布告,招一个想辞了差事做生意的人来经营店面。
…
王献之不知道自己该高兴还是不该高兴,司马曜当年逼得他当不了权臣,现在却死的这样好笑。
想去找父亲商量一番,却听见屋子里一片鹅叫声,听的他心下起疑,在这里偶尔能看到一只狗,怎么会有鹅呢?
王羲之可以给人写字,但有个要求,要学鹅叫,叫的好听的就给写。
还别说,这些人叫的有像的,闭上眼睛就觉得仿佛有群鹅在庭院中环绕。
…
之后傻了吧唧的太子司马德宗继位,司马道子和他儿子司马元显把持朝政。
杀了皇帝的张贵人和宫女竟然没有被杀!地府等啊等,等啊等,几年之内都没等到二人的魂魄,难道因为司马曜和司马道子争权,所以这两个女人就不被杀?连表面上的忠诚都没有?
接下来出现了非常可笑的清君侧,谢安的女婿、司马道子的王妃的堂兄王国宝,貌美心恶,有大臣为了杀他而起兵谋反。
司马道子考虑了一下,就把王国宝杀了,对方就退兵。至于现在的皇帝嘛,没人搭理。
这人是个奸臣,很好判。
阎君们忙到开始迷信:“名字不好听的人有可能会成为奸臣。”
“王镇恶的名字好听吗?”
“好听啊!”
“司马德宗这名字呢?”
“闭口不言是德之宗啊。”
“他倒是想说,他可得说得出来啊。”
“照你这么说就应该把书都烧了。”
嬴政扶额,并且怀疑他们在影射自己焚书坑术士的事。还有,自己当年究竟为什么要说那话,说等到天下太平地府有了清闲时光就加冕?我还能等到吗?你们争气一些好么?统一天下难道不是皇帝夙愿?难道不应该为了想做的事摒弃欲望,加深城府,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的去付出一切努力吗?现在这些皇帝,怎么能想着想着就跑去酗酒?
各地谋反的人此起彼伏,如层层浪涛,不必赘言。
……
刘病已坐在屋里,身边是许平君,对面是特意下帖请来的王萱、刘奭、冯媛三人。三人都有工作,得提前下帖子相邀,以便各自请假,来聚会。
他看起来有些疲惫,穿了一件素色衣裳,端身正坐:“儿子,你很久不来见父母。”
刘奭还是有点怕他,垂首说:“我每次有空都来拜见母亲,您忙,没遇上您。”
刘病已叮嘱道:“等我走之后,你要常来看她。”
“啊?父亲?您要做什么?”
刘病已从怀里摸出一只小瓷瓶,颇为留恋的摩挲了几下:“这瓶里就是都尉特有的药,去投胎之前喝下,照常去投胎,等回来照一照三生镜就能想起前生的事。我为此奋斗多年,做城隍时也做了都尉的事,领了一瓶。我要去投胎试试,当今天下太乱,晋国的新君是一个傻子,司马道子父子没有才干,如此乱世,需要我去平定。”
大部分同僚都抱着这种,为了开创自己梦想中的太平盛世,愿意付出生命的心态去投胎,嗯,夭折了一部分,小时候被杀了一部分,死于族诛还有几个。
没听说有谁干出了大事,但他相信自己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