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帝镇+刘备(第4/5页)

刘欣夸赞道:“好啊,咱们还能再灭亡第三次。您瞪我做什么,早晚要灭的。”

他这话说的实在是又真实又扎心。

刘彻和刘秀对视一眼,各自回去拿了自己写的东西,去找阎君献策。

阎君挠挠头:“献策?阴律刚又改了一遍,改的可好了。”

刘秀先说:“并非为了阴律而来。我想去人间走一遭,给他们宣讲阴司之事。让人间的人知道,生前做恶,哪怕侥幸逃脱或倚仗权势避免了责罚,死后会有惩罚。我认为当行教化,当初我治世之时,推崇经学,教化万民,人心也向善,朝政也清明。我儿亦如是。等到后来的皇帝们,疏与教化民众,不开经筵,不讲学,不崇圣,于是朝堂总尽是些庸庸碌碌之人,乱自上作。人们以为死后没有责罚,才敢胡作非为的,等到身临地狱时,却悔之晚矣。”

人们犯的那些事在地府被审判了,不能说是不教而诛。能下地狱的罪状在人间也是犯法的,会被小小处罚的罪状在人间也是不道德的。没有什么是人间允许而地府治罪的。

阎君们窃窃私语:“他觉得人们可以教坏。”

“说的也没错,以前人间都不知道死后会有地狱。”

“不知道不知道呗,能下地狱的没什么好人,人间逍遥法外,在死后吓一跳也好。”

法律和道德告诉所有人应该怎么做,只要在人间别犯法,基本上到了阴间就不会被罚,稍微干点不道德的事都没事。即便是犯法了,阴间还有一条‘阳间受过责罚了,阴间即可开释’。譬如一个人犯了命案,在人间被明正典刑了,那到阴间能减一条命案的罪过。

“话不是这么说的,万一他们知晓死后有阎君公正廉明,会小心些,少做些恶事”

白发阎君冷着脸:“不,他们会给我们上供行贿。”

众阎君无话可说,没错没错。

尴尴尬尬继续探讨这个话题:“不会全信,也不会都不信嘛。”

“且慢,悉达多的佛教在汉明帝时传入中国,逐渐蔓延开,现在谁不知道地狱?”

“哦?还有这事儿?”

“你一天天都在干什么?”

“我觉得没用。自打周朝开始,人都知道要仁爱,孔子教人宽严相济,老子教人无为而治,墨子说兼爱非攻,前俩人的书只要是个识字的就读,听的人多少啊。”

刘秀坚信教育有神奇的力量,你看我把百官和下一代官员都教的很好,给了我儿子,我儿子也很好。我孙子刘炟心软,又信了释教,还好色,不够重视教育问题,留给刘肇的人就只是勉强凑合,等刘肇死后,朝臣们废物的连干掉外戚另立皇帝都做不到。完全没法和周勃陈平相比。不能说人间只要知道死后有地狱就能洗心革面吧,但最起码能让一半人转而向善。

阎君:“我们有空时商量一下。刘彻,你有什么事?”

刘彻看这几个笨蛋:“献策。我建议你们改制。”

阎君们大惊,抄起桌上的印玺准备砸人:“你要谋反吗?”

“陛下何故谋反?”

“别逗,严肃点。”

真是笨蛋!刘彻说:“我建议,将天下划分为郡县制。人间皇帝也亲自审核大案重案以及要被处决的犯人,但不会事无巨细全部阅览。可以选择干练的人才,在人间按照‘州郡县’划分出等级,择选人才担任鬼刺史、鬼郡守、鬼县令,收拢当地冤魂进行审判,判词送到地府由判官们再审阅一次,都依法判决,如果合适就直接执行,有异议再行处置。山川河流皆有神明,不知他们有何用。”

本来阎君们就不需要累成这样,他早就想出来这个主意了,但是嘛,和阎君关系也没多好,又不是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阎君们要累死了和他没什么关系,反倒看着觉得有意思。

“你不懂。”阎君们想了想:“他们镇压恶鬼不能作祟,监督妖精的功过。”

河神是镇压恶鬼,那些传闻中‘水鬼抓替身’的地方是天然的危险的地理环境!是暗流暗礁作祟!是河道中就那一块水流湍急!不是真有鬼!河神表示很冤。

“他们也可以代为收拢所居山河附近死亡的百姓,把鬼魂凑在一起更好押运。”刘彻心说他们好清闲啊,继续说:“自纪信舍身代高祖出降,李代桃僵,为项羽所焚之后,高祖为其立忠佑庙祭祀不绝,至今四百年。似这样的人几近于神,可以治理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