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战国+约定+景色(第5/7页)

其实他不知道,刘弗陵从门卒升职成小队长,又因为上级官员投胎去了他表现出众,由小队长升职成城门卫——在遇到攻城战时,他负责守卫这座城门。他现在的位置等同于校尉,本来可以按照武将的路数一路往上升,或者平级横调去其他工作,但他就是想在这里看着城门,静静的考一个判官。他本可以坐在屋里,清清静静的备考,但他喜欢熙熙攘攘的人,喜欢坐在城门口吃着糖背书。

刘弗陵生前在皇宫中,清净寂寞的令人难耐,少年失去父母,除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皇后之外没有别的女人,他真的很喜欢坐在门洞边上看着来来往往的鬼魂,看他们悲伤或快乐的模样。武帝从来不问他的官职品级,以为他一直都是个凄凄惨惨的门卒。

刘彻最近到处乱逛,他掩饰的很好,好像是在逛每一个城里的集市,实际上他是看遍了每一座城的四个门,最终非常确定一点——始皇的工作肯定不是看门!他不是门卒!啊哈!看我发现了什么!阎君并没有刻意打压羞辱皇帝们,把所有愿意工作的皇帝搁在城门口示众,刘弗陵是单纯的倒霉。

既然嬴政已经淌开一条路,我为什么不摸着石头过河?

吕雉的小心脏砰砰跳,表面上不动声色:“我知道你不甘为困龙。阎君呢,将举荐人才,选官授官的任务给了我夫君,你来找我果然机敏。”

我还没和政哥商量好到底怎么说呢!政哥还没向阎君申请呢!

刘彻带着点淡淡的骄傲,点了点头。这番话非常可靠,始皇没有跟着高祖谋反,他也是最先称臣投靠阎君的人,将心比心,倘若他是阎君,他也要用这个从未展露不臣之心的人来管理其他人。

他静静的看着吕后,等着她开出条件来。

吕雉还没想好条件,她在心里罗列出各种现在可以说的话,又依次思考了自己需要的:第一,让刘彻回去之后把嘴闭上。第二,永远不泄露我们现在没有举荐人才的权力这件事。第三,让刘彻与我们一党但无法夺取政哥和我的权力。

在片刻之内她想不出符合这三项条件的话,就伸出修长白皙的柔夷,拍了拍刘彻的肩膀:“彻儿,你别害羞。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刘彻垂下眼睛,掩盖自己的情绪,他不感动,只是有点尴尬。吕后所猜的不错,他的确很担心帝镇中其他人——热爱发表言论(嘴欠)的高祖,热诚直爽(暴躁)的父亲,还有欠抽的刘欣会对自己的发表各种令人恶心的评价。但是被她猜中了心思也很尴尬啊!

吕雉没有多说什么,稳稳当当的回家去了。疲惫而收获颇丰的一行啊!太累了,简直是心力交瘁。她现在只想吃点甜食,安慰一下自己飞快运转的头脑。

自从妻子搬到城里来住,嬴判官就开始准点休息,再也不自觉加班了,夫妻团圆不是为了团圆,而是为了商量着如何搞事情。

他现在正在默默的收集资料。他那时候把关于蓼毐的所有资料都毁了,秦史不记,一星半点的文字记录都没有,所有人对此讳莫如深,只有参与战斗的人口口相传,到了汉朝才被编撰入史记。现在说赵姬有不轨之事,根本没有证据。

小妇人又来敲门:“东家,有一对老夫妻来找您。”

“不……请他们进来。”嬴政耐下心来,把这些资料划拉到一起,都塞进一个麻袋里,不经意的扔到带挡板的几排书架后面。或许这是自己新结识的人才呢,又或许是某些旧臣前来登门拜访。

出去一看好像有些眼熟,又想不起来,大概只见过一次。

白胡子老头温温吞吞的对他拱手,慢慢的说:“多谢判官”

白头发老妇人笑的明快又很骄傲,福了福身不等丈夫把话说完:“我们夫妻俩定下了职位已经上任去了,回来述职时,听闻是判官您在判词中对我丈夫多有褒奖,阎君这才将他举荐上去。我们夫妻俩感激不尽,特意前来道谢。别的不说,以后您家的香菇竹笋木耳黄花菜我们都包了!”

老头无奈的笑着:“对。”

嬴政想起来了,这是刘彻的那个去投胎的皇后!成了一个穷太守的女儿,又嫁了一个镇守穷乡僻壤的太守。“恭喜恭喜,不知二位就任何职?”

老妇人笑道:“都说到山珍了,还能是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