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开会+申请(第3/5页)
素行无瑕,不管是帝王将相、后妃公主还是平民百姓,都能成仙。真能灭恒河沙罪的人,到不了地府,早就被佛们接走了。
日后佛教徒到了地府,自然要以生前礼佛塑像斋僧的功德耀武扬威,以为如此能掩过去的罪。地府素行公正,功不掩过,过不掩功。今日再次重申,第一,不得因为幽魂是佛徒而轻判,第二,判官不得礼佛信佛,尔等所信的,唯有公正无私而已。”
有人嚷嚷道:“我不明白,那塑像礼佛斋僧的功德怎么算?”
“金银泥草乃是天生地长,捏做人形也不是人,礼佛乃是礼自性,斋僧理同施饭给凡人。修行在内不在外,这是《首楞严经》的‘七处证心’,说的很有道理,讲‘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眼、不在中间’。如果要和幽魂吵嘴,拿书出来翻一翻,用得上。‘八还辨见’和‘十番显见’也不错。”
阎君冷漠无情的说:“你们只判其过,不问其功。功德自有答报。还有什么问题?”
一片静默之声。
在此之前佛教没有传入中原地区,大部分人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宗教,说了什么。
既然不了解,能问什么问题呢?都是有身份的人,不好瞎猜,心里瞎猜了也不能说出来。
另一位阎君拍拍手,高高兴兴的说:“好了好了,别提这些事啦。这些竹简太过笨重,用过的要归档百年后拿去给孟婆烧火煮汤,新的还得有无数鬼魂不断的制作,何必如此麻烦。地府早就能做火浣布!把火浣布给大家分了。
这材料不是五行之物,出自阴山背后的石头,捣碎之后有丝麻一样的东西,捻成线再织成布,写字的效果和丝绢一样,弄脏了用火一烧就干净!做了几百年的火浣布,总算是攒够给所有判官一人一段的份儿,不用厚此薄彼。怎么样?再也不用担心趴在桌子上睡觉时会被竹简压的脸上一道一道的,这就和枕头一样啦!”
以前做出来一百丈长,就想给判官们分了。商量如何发放时产生了问题,如果按照工作年龄来发放,有很多人后来居上,如果按照能力来发放,很多人工作时间更长。干脆做够数了再发。
判官们当然很高兴,当了鬼神还用人间那蠢笨的竹简,多没意思啊。
这布大约一尺三寸宽,长有五尺,四边锁的很仔细,绝不会漏线。洁白如雪,柔软如帛。
大部分判官抱着一卷布就走了,各自高高兴兴,打算回去先乱画一通再烧一烧尝试到底好不好。
有十几个人留下来,向阎君说了一些自己家的私事,有请假的,有人表示当了五百多年的判官太无聊了,想去投胎,求一个插队的机会。
还有人说自己儿子死下来的,想给儿子求一个修行法门。
嬴政打算等别人都走了,再说自己的事,听来听去忽然眼睛一亮,等到这些判官们依次走开,走上前施礼:“诸位阎君”
嗑瓜子的阎君看他两手空空:“咦?你没拿到火浣布吗?怎么不够用?我们可是照着名单裁的!”
“拿到了。我另有所求。”嬴政干脆的说:“孝惠皇后张嫣自人间潜心修行,到了帝镇中仍是勤修苦练,从无倦怠,我想为她求一份修行法门。”
阎君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你和她算是什么关系?”
“她是我…妻子吕雉带过来的儿媳妇。”
张嫣是吕雉的外孙女也是儿媳妇,干脆按照出嫁后的身份来算。
“噢噢噢?”
“哇!”
“哇你们在一起了?”
“刘邦怕是要气死嘻嘻嘻”
“真刺激!”
“真是死的长了什么稀罕事都能见着。”
嬴政微微眯起眼睛,盯着地砖上的花纹,原来阎君对帝镇中的事不是什么都知道,而且,韩都尉自己看完热闹,不是什么都往外说。唔~唔~有意思。
天上没有飞来飞去的竹简,阎君们很有空闲的八卦:“来来来给祖龙搬个座儿,上点心上酒,吃杨梅吗?”
他安坐在下首,震惊的瞪大眼睛。
阎君们为了彰显威严,坐在一个高台上,让人只能仰视还看不全。现在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弄的,这高台竟然慢慢悠悠的降了下来,一直降到仅比平地高三寸的程度。
“哦吼,几十年没降下来,这个角度看人好新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