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姬(第3/6页)

“若是你,确实有这种可能。”

“不可能。”

“既然是五天前的夜晚,那么,五天前的中午或六天前,你身边有没有发生过特别的事……”

“唔……”博雅歪着头思考了一会儿,答道“没有。”

“你不能光凭自己的主观判断有没有发生过事情。你再想想看……”

“啊,对了……”

博雅似乎想起某事,自顾自点头。

“发生了什么事吗?”

“嗯,在那前一天,皇上让我保管的阮咸……也就是六天前,我送到宫内还给皇上。”

“哦,是阮咸吗?”

阮咸是一种很类似琵琶的弦乐器。

音箱并非如琵琶那样是茄子形,而是正圆形,有着细长如鹤的颈。晋朝时便已经定型。

唐朝时被称为秦琵琶,之后又演变为月琴。阮咸正是此种乐器的原型。

“是一把嵌上螺钿花纹的紫檀琵琶……”

“喔,那不就是吉备真备大人往昔自唐国带回来的珍宝……”

“是的。”

琴身,琴框、琴杆、琴头、秦轴等全是紫檀制成。

“那把琴真的很美……”博雅脑中忆起那把阮咸似地道。

贴在面板上的面皮,四周饰以金箔镶边,铜绿底上画有花树。

以朱、白、绿色彩绘的花树,垂挂着几串葡萄。

面皮斜上方的两个圆形装饰,是细雕的六瓣花,这也是用螺錪嵌上的,花蕊和每一片花瓣中央都嵌着琥珀,下方施以红绿色彩。

覆手是木制,以金箔为底上贴玳瑁,再以螺钿与琥珀嵌成花瓣纹装饰。

至于琴身中央的花纹,是环绕着八朵花包的复合八瓣唐花纹——四周有两只各自卸着樱烙的鹦鹉,也是以大量螺钿嵌成。鹦鹉眼睛,翅膀与樱烙等均使用红、黄的琥珀和玳瑁。

“而且,不止外形美,弹奏时会让人觉得天地都和着琴声共鸣起来。”博雅陶醉的叹道。

“然后呢?”

“你猜是用什么制成的?”

“猜不出,博雅,你说吧……”

听晴明这样说,博雅挺直背脊开口。。”

“晴明啊,我想你也应该知道,佛陀是在天竺沙罗双树下入灭……”

“嗯。”

“那玄奘法师自唐国出发抵达天竺时,据说这株沙罗双树掉落一根粗大树枝,被砍成数段。玄奘法师带着其中一段回到唐国。“

“是吗。”

“因为这树枝非常珍贵,当时的皇帝便命名匠用那段沙罗双树枝制成面板,做成一把阮咸。之后吉备真备大人自唐国回来时,拜领的礼物正是这把阮咸。”

“原来如此……”

“前些日子,皇上在宫中让我拜见这把阮咸,我弹了后,发现它的音色非常美,是在舍不得放手,就请皇上暂时借给我弹。”

“唔。”

“大概将近一个月,我每天都弹着这把阮咸,后来觉得借太久不好意思,应该还给皇上,于是在六天前……”

“你就把它还给那个男人了?”

“喂,晴明,你每次都称皇上为那个男人,习惯真坏。每次听你这样称呼皇上,明明不是出自我口中,却总是听得心惊肉跳。”

“别担心,我只在你面前才会这样称呼他。”

“搞不好不知哪天或许在什么地方会被别人听到。”

“听到就听到,无所谓。”晴明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那么,那把阮咸现在在哪里?”

“在这里。”

“这里?”

“”此刻放在我的牛车内。

“啊?”

“皇上赐给我了。”

“什么?”

“今天皇上传唤我入宫,是皇上在宫内亲手赐给我的。”

“博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其中有种种理由。”

“什么理由?”

“据说这把阮咸发不出声音。”

“发不出声音?”

“嗯,发不出声音。”

当天博雅回去后,皇上心血来潮的抱着阮咸想弹弹看。却发不出声音。

皇上抱着阮咸用拨子拨动琴弦。

按理说,琴弦应该会震出优雅音色,但那天琴弦却纹风不动。

无论再怎么用拨子拨,照样发不出声音。

有人认为也许是琴弦太松或太紧,用尽各种方式调整琴弦,但无论怎么调整,琴弦依然发不出声音。

皇上和近臣都束手无策,于是下令“传唤博雅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