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鬼新皇(第5/5页)

既然忠平如此说,藤太也无法拒绝。 “好,我去。”藤太回答。 “既然您决定了,秀乡大人,我想请求您一件事。”净藏道。 “什么事?” “您现在有箭吗?” “箭?”

“能不能借我一枝箭……”

“箭的话,倒是有……” 藤太来此地时带着随从。弓箭应该都在随从手上。 藤太立即唤来随从,递给净藏一枝箭。是一枝漂亮的嚆失。

“这个可以吗?”

“是。”净藏点头,又说:“还有另一个请求。”

“什么事?”

“能不能给我一根秀乡大人的头发?”

“那很简单……”

藤太拔下一根头发递给净藏。

净藏接过头发,小心翼翼地缠在刚才接过的嚆矢箭杆上。

“这样就可以了。”

“这到底用来做什么?”藤太问。

“是为秀乡大人做的。”净藏说。

“为我?”

“万一您在东国需要什么助力,请念南无八幡。净藏将和这枝剪一同前

往救助秀乡大人。” “噢。 ” “另外,秀乡大人,前往东国时,我认为您最好走势多大桥那条路。”净

藏道。 藤太前往下野时,才因此过了有蟒蛇的势多大桥。

不,若是藤太,即使净藏不如此说,听到蟒蛇风声后也一定会选择势多

大桥吧。

如此,俵藤太——藤原秀乡与平贞盛往东出发。 藤太在势多大桥跨过那蟒蛇也正是这时。

净藏这位僧侣是个逸闻很多的人物,而提到有关将门之乱,《拾遗往生传》(一一三二年,三善为康著,内容记载往生阿弥陀净土者各种传说。)里留下以下逸闻:

【又,天庆三年正月二十二日,为降伏坂东之贼首平将门,以二七日为限,于横川修大威德法。将门携弓,立登台上。顷刻传出嚆矢声,往东飞去,众人大惊。净藏即知降伏必成。因此,公卿行仁王会(诵读《仁王经》,以平定国内灾害、叛乱等之法会,起始于六六〇年,有天皇一代一度的全国百处仁王会,还有遇到国家大事时的临时仁王会,以及春秋仁王会。《仁王经》,又称《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经》,为佛陀为十六大国王说明开如何示守护佛果、十地之行,及守护国土之因缘;据闻受持此经,则可息灾得福。与《法华经》、《金光明经》并称护国三部经。)之际,择方法师(即净藏)为待贤门(平安京外城门之一。亦称‘中御门’。)讲师。

据闻此日将门将率军进京。方法师奏曰:顷刻必奉进将门首级。果如法师所云。】

将门之乱时,净藏为了降伏将门,在叡山横川修了十四天的大威德明王法。

他在护摩坛(梵语,意为焚烧。火代表智慧及真理,薪柴代表人的烦恼与灾难,籍智慧之火来烧烦恼之薪,有息灾、降伏、祈求圆满之意。)前燃烧护摩进行修行时,第十四天,灯台上浮出身穿盔甲的男子。

正是持弓、背箭壶、佩长刀的平将门。

“是将门!”

其他人吃惊大叫,但净藏平心静气继续修行。

不久,将门身姿便消失了。

净藏继续修行,不知何处传来“南无八幡……”的声音。结果,搁在护摩坛另一边的一根嚆矢浮至半空,冷不防发出响声朝东方上空飞去。

过一会儿,净藏起身,低声自言自语:“这一来,将门大人也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