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百六十二只金龟子(第4/8页)

让她斟酒?这层顾虑让博雅犹豫。

“博雅,无所谓。”晴明说。

晴明也伸手拿酒杯,举到露子面前说:“我也来一杯。”

“是。”露子在酒杯中斟酒。

晴明将酒杯举到脣边,含了一口酒。白皙喉头上下滚动,微笑说道:“好酒… .”

“博雅大人呢?”露子眼中泛着笑意。

“我、我也来一杯。”

露子往博雅递出的酒杯斟酒。

晴明看博雅喝下酒,开口问:“露子小姐,你可以说出理由了吧。”

露子搁下手中的酒瓶,再度望向晴明。

“晴明大人,我发现了一种很奇怪的嗡嗡。”

“嗡嗡?”

“那是金色的嗡嗡,会发光,在夜晚出现,天一亮就消失。”

“你看到了?”

“看到了。”

“在哪里?”

“在广泽宽朝僧正大人那儿。”

“遍照寺吗?”

“是的。”露子点头。

据说,那嗡嗡初次飞来,是五天前的夜晚。

那晚——

遍照寺的明德正在读经。是《涅盘经》。

前些日子开始,他就养成睡前读经的习惯。师傅宽朝於每晚睡前习惯读经,明德也自然

而然养成此习惯。

说是读《涅盘经》,其实也无法在夜晚睡前的短暂时间全部读完,只是每晚读上些许而

已。

明德在房间点起灯火,藉着灯火读经。那晚也是如此。

读到将近一天分量的一半,他才察觉那奇异的虫。

他发现身边的灯火旁,有一两只闪闪发光的东西飞舞。

那影子偶尔会映照在明德所读的《涅盘经》上,所以他才察觉那虫的存在。

再一看,是小小的虫。虽没有苍蝇那般小,却比牛虻小一些。

而且,那昆虫全身发出金黄色的光。映照着灯火,看上去极为美丽。

“奇怪… .”

昆虫於夏天聚集在灯火旁,本是很寻常的事;但已值深秋,昆虫应该不会飞进来。况且,

那是至今从未见过的小虫。

看着看着,小虫增至三只、四只,不知不觉中,已超过百只,数量多的无法数计。

明德继续念经,念完后,才发觉方才为数众多的小虫已不知去向。

当晚,事情仅止於此。

没想到第二天夜晚,又发生同样的事。

明德本已忘了昨夜的事,当晚如常念经。念到半途,同样的事发生了。小小影子在《涅

盘经》上时隐时现,

明德擡眼一看,灯火四周果然又聚集了金黄色小虫,嗡嗡飞舞。

不一忽儿,金黄小虫陆续飞来,多不胜数。小虫停在明德身上,在衣服上乱爬,又飞走

了。伸手抓来一看,明德发现那些小虫类似小金龟子。

明德感到奇怪,便用丝绸掸下四处飞舞的昆虫,抓起来放进身边的竹笼。

他打算等天亮后再仔细观察这些昆虫,当晚就那样把虫放着,迳自就寝。不料隔天早上

醒来一看,竹笼内不见仍何一只小虫。

第三天、第四天晚上都发生同样的事。抓了虫放进竹笼,不让它们逃走,但清晨醒来便

又无影无踪。

这一定不是普通的虫。

按理说,明德应该先同宽朝僧正商讨此事,无奈僧正於数日前出发到丹波,还要五天才

能回来。

这时,凑巧有人来访,是橘实之。为了法事,他带着几人同行至遍照寺,露子也一同前

往。

明德与实之是老相识,彼此熟稔,明德便将昆虫的事告诉实之。

“听说露子小姐对珍奇昆虫有兴趣… .”

明德向实之表示,能不能问问露子,看她知不知道是什么虫。

实之转告在另一间房里休息的露子,从明德那儿听来的事。

“欸,这好玩呢!”露子发出充满好奇又兴奋的叫声。

这天,实之和露子一行人预定留宿遍照寺。

“今晚我想看看那些虫。”

“可是,对方即使是和尚,我也不能让女儿身的你进入男人房间。”

“咦,父亲大人是说,男人可以於夜晚摸进女人房间,但女人不能到男人房间去吗?”

“露子,你说的是歪理啊。这种歪理在世间行不通的,你要顾一下体面呀!”

“顾什么体面?只要别讲出去,世人怎能知道呢?”一旦说出口,露子就会固执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