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卷三 鬼之笛(第4/7页)

因为他毫无防备的姿态,勇徒们反倒畏缩不前了。

从博雅的这种样子来看,式部卿宫对他的仇恨,可以想像,并不是什么争抢官爵、美女之类的俗事。

或许,所谓的仇怨倒是跟两人都至为钟爱的音乐有关。涉及音乐的时候,博雅会不会狠狠地刺伤过式部卿宫的内心呢?

可是,博雅根本没有察觉自己曾经伤害过式部卿宫。

不这样去思考,是无法理解当时搏雅的神情的。

先不去管这些了。

博雅望着明月,取出大筚篥,把它放到唇边。

筚篥。是一种传自中国的古代竹制管乐器。

博雅开始吹起来。

筚篥清澄如水的音色。在夜风中飘荡开来。

博雅是绝代的乐中高手。音乐是博雅为月色而心旌摇曳。尽心之所感所思而率性吹出的。

坐在卧床边、吹着筚篥的博雅眼里,已是热泪盈眶。

不仅吹奏者内心深为触动,聆听者的内心也不能不为之动容。

勇徒们望着博雅。耳聆充满商声的笛音,“不觉泪下”,《今昔物语集》这样记载。

连一帮剽悍之士都不知不觉感动得流下泪来。

这样一来,实在无法动手刺杀博雅了。

勇徒们回到式部卿宫那里,如实向他报告所闻所见的情形。

“我们怎么都无法下手啊。”

勇徒们将博雅的神情向式部卿宫一一叙述。式部卿宫也不禁泪流满面。

“同流热泪而捐弃怨怼。”《今昔物语集》这样记载。

“博雅啊!”

式部卿宫也不禁为之动容,打消了要置博雅于死地的想法。

这是一段内涵非常丰富的故事。

从这个故事即可推知,在式部卿宫心中所抱持的怨恨,的确是跟两个人的艺能、音乐有关联的。

或许真有其事吧。

下一则“盗人人博雅三位家”是《古今著闻集》中记载的趣话。

有一次,官居三位的博雅府中有强盗闯了进来。

察觉之后,博雅慌忙躲到房间的木地板下面。

“哈哈,东西倒真是很丰富啊!”

强盗把室内劫掠一空,扬长而去。

强盗离开后,博雅从地板下爬出来一看,从家具到物品,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被劫掠一空。

只有一管筚篥,还留在橱柜顶上。

博雅取之在手,拿近唇边,开始吹起来。

已经出门的强盗,远远听到音乐声,真情难抑,忍不住又回到博雅家中,

说道:“适才闻筚篥之音,悲而可敬,恶心顿改。所盗之物悉数奉还。”《古今著闻集》是这样记载的。

意思是说,他们被博雅的筚篥声所打动,将所掠之物全部予以退还。

这就是博雅所吹出的笛声的魔力。

据《江谈抄》记载,博雅只要吹起笛子,连宫殿屋顶的兽头瓦都会痴痴地跌落于地。

前面已经提过,博雅的笛子“叶二”,其实是从鬼卒那里得来的。

“叶二乃知名横笛也。号称朱雀门之鬼笛。”《江谈抄》是这样记述的。

其中的缘故,《十训抄》有更为详细的载述。

一个月明之夜,仿佛受着月光的诱使,博雅独自一人。身穿宽便袍来到户外。

在这样一个月色曼妙的夜晚,真想听凭心之所之,在月辉下吹吹笛子什么的。他随身携带一支笛子,信步在夜风中走着。

来到朱雀门前,他停下脚步,取笛贴近唇边。

清澄幽明的音色,在月光中荡漾开来。

博雅清远神奇的笛音,轻笼在月光下,在天地之间润洇开来。宛如天地将此前积留其间的月辉,闪闪烁烁地浸漫到整个夜色中。

就在此时,不知何处,飘来另一缕笛音。

“啊!”

博雅认真聆听,是相当功力的好手吹出来的。

总觉得城楼上好像有谁站在那里,正在那边吹着笛子似的。

“其笛音妙绝,此世无伦……”

到底是什么人呢?仔细一看,楼上显出一个与博雅一样穿着便服的人影。

博雅执笛在手,贴近唇边,开始吹起来,与楼上传来的笛声彼此应和着。

仿佛自己的身体渐渐融入笛声中,与楼上飘来的笛音合为一体。对方显然不是尘寰中之物相。

博雅什么也没问。

对方也什么都没有说。

无言相对,博雅整夜吹着笛子。

“如是,每月夜即往而会之,吹笛彻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