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卷 安倍晴明(第8/14页)

“有的。”

“有啊。”

百鬼的队伍停了下来,开始嗅闻周围的气息。

弟子们虽然看不见鬼的影子,却听得到鬼的声音。一个个吓得脸色铁青。

晴明探询着忠行的表情。

“是时候了。”忠行用眼神示意。

晴明解开牛绳,放开了系在轭头上的牛。

“噢,是一头牛。”

“这种地方还有牛呢!”鬼怪们注意到开始走动的牛。

“好可口的老牛啊!”

“把它吃喽!”

“吃了它!”

顷刻间,众鬼趴到牛身上,开始狼吞虎咽地撕咬起来。

在月光下,牛痛苦地扭动着身子,哀号着。弟子们看得见牛,却看不到鬼的影子。

随着嘎吱嘎吱的响声,牛头上的皮肉丝毫不剩,只有大量的牛血滴到地上。

能看到牛的眼球被吸走,消失了。

能听到嚼肉吸血的声音。

四周回响着嚼咬牛骨头的声音。

晴明静静地盯视着。

“原来如此……”

有时他点点头,有新的感触似的。

“鬼怪吞食活物,竟然是这种样子啊!”

看见弟子如此镇定自若,忠行也暗自称奇。

不一会儿,鬼怪们就把整头牛风卷残云般扫荡干净了。

“好啊,尝了回鲜。”

“嗯。肚子舒坦了。”

“饱啦。”

鬼魅们心满意足地点点头,接着,又络绎不绝地开始走动起来。

“没事了!”

忠行这样开口时,是在鬼怪们的影子完全消失后。

就这样,晴明一行人逃过了一场鬼劫。

从这天开始,贺茂忠行开始重视晴明,有关阴阳之道,忠行总是倾其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教此道也。如同灌水入瓮。”

这是《今昔物语集》中的记述。

据传,晴明长大成人后的住家,就位于土御门小路。

从天皇居住的宫殿方向来看,它位于东北方向,也即艮的方位。就是俗话所说的鬼门的方位。

这一巧合并非偶然。

展现晴明的独特禀赋的故事还有不少。

下面是《宇治拾遗物语》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晴明因事前往宫中参谒天皇,碰到了藏人少将。这位少将是何许人,《宇治拾遗物语》中并无记载。

后来他“荣升至大纳言”,可见是一位显赫的人物。

当时。少将刚好走下车子,正要前往宫中拜谒。

这时。一只鸟飞过少将头顶,遗下一滩鸟粪。

见此情形,晴明走到少将身旁:“刚才,有一只飞鸟把污秽之物弄在少将身上。那只鸟是式神。”

他直言相告。。

“而且,它生性凶残,若置之不理,大人的性命,恐怕今天晚上就难保了。”

少将深知晴明的才华,他不会认为这是戏言或者谬谈。

“请大人指点……”

“正好我在这里。也算是有缘吧。能否来得及还难断定,只好试试看了。”

晴明坐上少将的车子,跟他一起来到他的府邸。

到了傍晚,晴明与少将共居一室,用两条宽袖遮盖少将的身体。

是夜,晴明紧护少将,固守其身,整夜未眠,一直念念有辞,细声不绝,不断诵读加持。

《宇治拾遗物语》这样记载。

也就是说,晴明采用固守其身这一护持法,无眠无歇,通宵保护少将。

终于到了黎明时分,冬冬冬,忽然有人叩门。

“你来了?”晴明问。

“进来吧!”他朝轻轻敲门的家伙招呼道。

不一会儿,少将发现,在房间一隅的黑暗里,坐着一个影子。

根本没有谁推开门,但确实有什么东西进来了。

乍一看,那是一个像鸟儿一般嘴喙尖尖、如狸猫般大小的小和尚,而且是独眼。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小和尚紧紧盯着晴明与少将,喃喃自语着。

“我受人之托把这家家主咒死,还派了式神过来。没想到居然毫无效果。还以为是这里守护严密才出了意外。

就赶过来看看。原来是安倍晴明大人在这里……“

小和尚若有所悟地深深低头行礼。

“实在太冒失了!”

说完,转眼消失了。

天亮之后,少将派人到各处调查,才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

少将家族的亲戚里有一位姑婿,是少将的连襟,居五位藏人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