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逆天而行 第60——65章(第6/17页)

才跑出几步,就听得身后马蹄声响,一只手臂伸来将她捞上马,顺势向山下俯冲。

白晓碧匍匐在马背上,死命地挣扎,无奈那人力气甚大,一时动弹不得。

她正在着急,忽见一骑迎面冲来。

高大的黑色骏马,寻常将士的轻便金甲红战袍,穿在他身上竟格外不同,阳光底下,金甲闪闪,英武夺目,恍若神将,人未走近,气势已及。

黑袍将先也被震呆,继而发现对方只是普通将士装束,并没带一兵一卒,甚至连武器也无,这才放了心,壮着胆子挺枪刺去。

红袍将微微一嗤,抬手,轻易地便夺下了枪。

黑袍将尚未反应过来,枪尖掉转,人已被挑起在半空,重重摔落于地。

红袍将随手丢了枪,见那几个散卒逃去,也不去追,只将白晓碧捞过来抱在怀里,面色如平日那般从容淡定,“原以为你胆子够大,如今看来,还是差远了。”

场景太过惨烈,白晓碧不忍地看着地上黑袍将的尸体,“他……”

“在沙场上可怜别人,死的便是自己。”温海扳过她的脸,“若非我及时赶来,你便要被吴王的人拿去,将来他若用你要挟我,祸事就多了。你有这分悲悯之心就好,杀与不杀,我自有道理。”

白晓碧点头,半晌道:“他真的拿我要挟你,你会救我么?”

温海不答:“不是师父了?”

白晓碧重复,“他真的拿我要挟师父……”

温海打断她,“你以为我该怎样?”

白晓碧沉默片刻,道:“跟着你的人太多,你不能拿他们冒险。”

“理当如此,但我又怎会不管你?”温海难得地笑了一下,“不要胡思乱想,今后再不许你出来观战,省得出事。”

白晓碧低头看看环着自己的手臂,欲言又止。

这话不论是真是假,听着都很温暖。

半晌,她回头朝山上望,见先前那校尉带着两三个兵走来,这才松了口气,想起为保护自己无辜而死的那几个士卒,心里又一阵难过。

温海带着她行至军中,下马后便不再理她,缓步朝前走。

知道他为了避嫌,白晓碧紧紧跟在后面。

这边吕乾已鸣角收兵,大胜而归,正向一名黑袍主将察报,“……斩敌八百,降六百一,活捉二将,共折了七十九个兄弟,伤三十五,如今他们都已退回城内。”

那黑袍将军沉吟片刻,挥手,“就地安营,守住城外要道,不得放走一个。”吕乾领命,过去吩咐将士。

温海上前,“吕副将勇武过人,虎父无犬子。吕将军用兵如神,更胜当年。”

黑袍将军大笑行礼,声音洪亮略显豪气,“王爷谬赞,臣不敢当。”

这就是传说中的神武将军吕复?白晓碧悄悄打量着,面前将军四十儿岁的样子,白面有须,眉宇间依稀可见年轻时的风采,模样与吕乾相似,只是多了几分稳重老成。怪不得先皇曾戏称他是“玉面将军”,只可惜他平生跟随镇国公南征北战,入朝之后虽有封赏,却始终不得重用。镇国公死后,皇上极力扶植亲信,堂堂神武将军竟被派去南海清剿流寇,直到京城告急,才被急召回来,终是错过良机,回天无力。想来今日他能重上沙场大展身手,一雪前耻,也是扬眉吐气的。

温海道:“此战告捷,吕将军意下如何?”

吕复摇头,“恕臣直言:城内粮草充裕,围困之法乃是下下之策,久攻不克,势必影响士气,若那边再增派援兵,于我甚是不利;再者,眼下六月将尽,七、八月便入秋,天气渐寒,实在拖不得。”

温海笑道:“吕将军想必已有妙计,本王就不多问了。”

吕复忙道:“臣惶恐,唯有竭尽所能,不负王爷厚望。”说完迟疑了一下,又道,“如今王爷乃正义之师,国不可无主,王爷当以大局为重,早日正名,以皇命号令天下,于我三军更为有利。”

温海想也不想便拒绝,“皇兄被乱臣所害,不过数月,本上怎好急这些?”他抬手阻止吕复再说,“此事再议,吕将军不必多言。”

众将叹息。

温海再说了两句,忽见吕乾走来,先前保护白晓碧的那个校尉跟在他后面,满脸惭愧之色。

吕乾先朝温海行礼,又笑看白晓碧,“杨校尉十分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