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安倍仲麻吕(第6/19页)

由门内往外看,映入眼帘的,正是宰相杨国忠的首级,被刺挂在一名将士的长矛尖端。

贵妃姐姐们的首级,都被高高刺举在长矛之上。

刘荣樵也在场,他的长矛尖端高挂着韩国夫人的头颅。

我心想,或许贵妃正在某处窥看此一情景吧。

驿舍中,掀起一阵不安与动摇的漩涡。

“会不会被赶尽杀绝——”

每个人心中,翻来覆去都是这样的想法。

即便是我,最后也不免如此作想,自己或许会因卷入异国内乱而客死异乡,再也无法回归倭国了,多舛的命运,让人徒然叹息。

玄宗皇帝走入另一个房间,再出来后,派遣高力士到陈玄礼那儿,探询他真正的叛变意图。

“杨国忠谋叛,贵妃难逃干系,请皇上立即依法处分吧!”

这就是陈玄礼所提出的要求。

驿舍内的每一人,莫不暗自忖量,如果皇上肯处分贵妃,便能救自己一命了。然而,却无人敢将这份心思说出口来。

玄宗皇帝看似好不容易才撑住拐杖,差点倒下来一般。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背靠着柱子,满脸愁苦地思索着。

“该怎么办才好?”

皇上仰首,以求救眼神望向我们众人。

“不,不问也罢。你们心里想什么,我再清楚不过——”

此时,皇上近身中有位名为韦谔的官员,提起勇气向前跨步;他并未建议皇上任何事,只是以沉痛的声音说:

“伏请皇上速决……”

韦谔五体投地,不停叩头,最后,额头渗出了成片鲜血。

皇上见状,内心似乎深受感动。不过,皇上对贵妃,毕竟情深意切,他的脸色因浓烈的忧愁而整个扭曲变形了。

“贵妃常住深宫,如何知道国忠谋叛?贵妃无罪……”

皇上如此告诉韦谔。

现场一片肃静,无人回应。

这时,宦官高力士徐徐跨步向前。

“皇上……”他以沉重的声音轻唤。

高力士是侍候皇上的贴身宦官,长久以来,他随侍皇上的时间,比任何人都长。

玄宗皇帝的彻心之痛和难言苦楚,他比谁都明白。

这事,皇上自己也了然于心。

“事情已不在于贵妃有没有罪了。”

高力士眼中流出泪水来。

玄宗皇帝与高力士,两人均已年过七十。

当时,我也已五十有六了。

“要说无罪,贵妃确应无罪。可是,陈玄礼已把贵妃兄姐全数杀光了。如果被杀者的至亲——杨贵妃还随侍皇上身边,就算他们目前肯撤除包围,并原谅贵妃,但他们怎能就此心安无惧?有关此事,只要皇上仔细考虑,该如何做,应该十分清楚了。恳请皇上以人心为念,再下决定。这也是让皇上心安的惟一方法……”

高力士仿如泣血般地这样说道。

此话说毕,持续了很长的一段静默。

此刻,贵妃或许人在对面房间。但事件来龙去脉,她应该也已完全理解了吧。

“喔……”

皇上发出一声呻吟,就在众人面前,静静地、静静地发泄出了呜咽哭声。

即使再三忍耐,那痛苦的哭声还是从齿间流放出来。

在场之人,禁不住同声饮泣。

就在此刻,迥异于低沉的啜泣声,不知从何处传来“咯咯咯”的声音。

那绝对不是啜泣的声音。

而是千真万确的笑声。

众人将视线移向声音来源,只见通往贵妃房间的入口处,伫立着一个矮小瘦弱的老人。

那人正是道士黄鹤。

黄鹤人如其名,个子矮小,脖子像仙鹤般细瘦,长得小头锐面。

或许身上混杂胡人血统,也或许他本是胡人,无人知晓实情。不过,黄鹤鼻梁高挺,眼眸一如琉璃般碧绿。

这些事,我想大兄也知之甚详。在此,请容我再多说说黄鹤这个道士。

说起来,道士黄鹤能随侍玄宗皇帝,皆起因于贵妃。

杨玉环所以成为贵妃的前因后果,早为众所周知。

一开始,杨玉环原是玄宗皇帝之子寿王的妃子。玄宗皇帝对她一见倾心,从寿王手中夺了过来。

然而,即使坐拥无上权力的皇帝,说什么也不能夺走自己儿子之妻,接纳为妃。据说,皇上曾一度断念,当时却有人进言,那人正是黄鹤。

“恕我斗胆进言,要让杨玉环随侍皇上身边,倒也不是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