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版 孝道(第7/13页)

注:怀橘遗亲,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你们那点事算什么!”这时另一个老者声泪俱下地开了口,“它好歹是轮流去你们几家,你们总还有时间喘口气吧?我们家呢?它可是天天去,日日去!去了就要我们给它大米,说什么我们家离这里刚好一百里,它这叫百里负米!我可也算是读过人类的书的,百里负米是这么个负法吗?我们一家老小象驴子一样地给它负米,它还要拿着鞭子驱赶……士可杀不可辱啊……呜……我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我从来也没被这么欺负过啊……呜……我们一家以后还怎么出去见人啊……”这个老者的哭声在屋里回荡,真是令闻者心酸,听者落泪。其他的妖怪们触及自身的遭遇,不由同病相怜,同声一哭,整间茅屋里顿时充满了这哀哀的哭声,令人不忍听闻。

注: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周筥看着他们,又看看茅屋外:右边橘子一座小山,成千上万枚黄灿灿的橘子在阳光上闪着光茫,发出诱人的香气;左边一座米山,白灿灿的米粒晶莹如玉,引来了无数雀鸟争相啄取,那双寓鸟兄弟四处驱赶着,却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徒劳无功地奔忙。周筥又看向自己身后的影,影魅无动于衷地对着一屋子的悲嚎,仿佛这件事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一样。

“影啊,你去把火儿找来。”周筥叹着气吩咐。他最近一直在思考,自己收留影魅这个举动,是对的呢?还是错的?

影答应一声出门去,不大一会儿便抱着火儿走了回来。

“你找我什么事呀,臭老头。”火儿睡得半醒不醒地冲周筥没好气地问。

“火儿,这些东西可是你弄回来的?”周筥指着那两座小山。

“是呀,这可是我孝顺影的,你给我听着,可没你的份,你别给我偷吃!”火儿一下子清醒过来,极度不信任地盯着周筥。

“你弄回这些影不吃的东西来干什么?”

“谁说影不吃!你看你看!”火儿抓过几个橘子,连皮塞进影的嘴里,影居然什么也没说地吞了下去。

“影,告诉它别再弄这些东西来了。”

“火儿,别再弄这些东西回来了。”

“告诉那个臭老头,休想!”

“它说休想!”

“越来越不把我放在眼里,以为长大了几岁我就收拾不了它了吗?告诉它,不想挨揍就老实点听话。”

“他说不想挨揍就听话。”

“告诉他,谁揍谁还不一定呢!”

“它说……”

周筥和火儿虽然面对面,但是所有的对白都由影来传达,正当这场毫无意义的辩论(争吵?)要以周筥体罚火儿为终结的时候,另一个声音插了进来:“影魅,你这个不要脸的色狼,下流胚子!竟然敢调戏我老婆,我跟你拼了!”随着这个愤怒的声音,一个高大的男子挥舞斧头冲了进来,两只眼睛通红地要扑向影魅。

大家都认得他是住在西山脚的鹿妖。他们两夫妻为了从普通的梅花鹿双双修炼成妖经历了许多辛苦,所以平时最为小心谨慎,从来遇事都是退避三舍,以忍为上策,今天怎么会主动来找影魅,他就不怕影魅纵子行凶,让必方收拾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