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篇《朝夕阳飞翔的龙》(第97/111页)

剑身长约三至四尺,宽度约一寸,直而具有两刃,但不像东方的剑上有血槽的设计。从剑的型态上就可以知道,它的机动性高,适合施展各种剑术。所以它是在金属的冶炼技术进步到能制造出轻而强韧的金属之后才出现的。

巨剑Bastard sword:剑的大型化——甲胄大型化——剑的大型化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出现的就是这种巨剑。这种剑的特征是,可以像长剑一样用单手握,也可以像双手剑一样用两手握。所以它在四尺长的剑身上加上了一尺左右的剑柄。马上的骑士可以一手握住缰绳,另一手挥动此剑,如果下了马,则可以两手握剑,对敌人施以强力的攻击。同样地,使用此武器时,可以一手拿盾牌战斗,或是丢下盾牌,用双手给予对手一击必杀的猛攻招式。

战斧Battle axe:战斧和剑是战斗中使用最久的两种武器。所以在全世界各处都有发现带有咒术形态的战斧。因为历史久远,所以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攻击方式大都是以砍劈攻击,但偶尔也可以投掷攻击(在西部电影中常可看见印地安人投掷战斧)。

穿甲剑Estoe:别名Toe。由于是刺穿甲胄用的剑,所以想象成超级大的锥子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为了容易刺击,所以剑身的截面是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并没有剑刃。因此攻击的方式也只有刺击这一种,甚至连全身铠甲(Full Plate Mail)都能刺穿,对于穿着甲胄的战士就如同噩梦一般的剑。

三叉戟Trident:本来是抓鱼的工具。鱼叉可以说是它的祖先,为了能够在水中使用,所以特意做成阻力很低、头部有三叉,一旦插中物体就不会掉落的型态。人鱼跟其他的水中怪物都很喜欢用这种武器,就像闪电是宙斯的象征一样,三叉戟则是海神波赛顿的象征。波赛顿想要折磨奥德赛的时候,就是挥动着三叉戟来引起暴风。

斩矛Falchion:枪的起源是战斗时将短剑附在长柄上来使用,之后又出现了两种发展的方向,一种是长距离攻击武器的标枪系统(投掷用),另一种则是强化步兵近战战斗力的手持枪系统(刺击或挥砍用的枪)。论到近战时的机动性,手持枪系统的枪由于其长长的型态,使得机动性大幅减弱,此种枪的发达原则上是连贯到阵形或战术的发达,所以才能够做为近战时被使用到的武器。由于战术跟甲胄的发达,逼使得枪身也跟着大型化。经过文艺复兴时期之后,枪身的大型化发展到令人讶异的程度,出现了戟、斩矛等等可怕的武器。斩矛在八尺长的柄上再加上新月形的枪头,不适合刺击而适合挥砍,因为挥动的半径大,所以可产生惊人的破坏力。

长距离武器

长弓Long bow:因为罗宾汉使用而知名的此种武器,特别为英国人所爱用。海斯汀战役之时,征服者威廉用如雨般的大量箭枝击退对手之后,英国人甚至造出名称为English long bow的独特长弓,由此可知其酷爱的程度。在近代的越战中,美军也曾在执行特殊任务,需要在安静无声的情况下使用此种长弓。

短弓Short bow:既小而且构造又简单的弓。所用的箭也不长。

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参加狩猎的贵妇人一定都是用这种短弓。

复合弓Composite bow:用角骨、木材、铁、皮等各种材料制成,虽然不大,但射程很长,破坏力也强。韩国传统的弓以及一般所称的现代洋弓都属于这一类,是最发达的弓。

衣物/防具

铁手套Gauntlet:指整套甲胄中保护手的手套部分。如果是连身铠甲的铁手套,甚至会用铁皮一直包到手指的关节部分为止。最夸张的情况则是将拇指以及其外的四只手指分别包住,几乎不太能动。

袍子Robe:宽松的连身长衣。中世纪的修道士常作此打扮。

食人魔力量手套Ogre power gauntlet:简称OPG。戴上此手套,就会有食人魔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