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第4/5页)
云鬟咽了一口气,双唇紧闭。
白樘眼波微转,半清冷半沉静地,慢慢道:“你去东宫到底做了什么,还不如实说来?”
云鬟举手在双眼上一揉,忽然转头问季陶然道:“杜云鹤颈间发现的那痕迹,真的如季行验所说,是那种清晰的图纹么?”
季陶然欲苦笑,却又笑不出:“我……”
云鬟看着他的表情,已经知道了,虽只是初秋,却如同身在凛冬,又看向白樘。
相比较季陶然的无法面对,白樘却从始至终都面沉似水,八风不动。
云鬟道:“尚书莫非……是跟季行验一起,故意诈我的?”
白樘不答反问:“不如这样说,若我让你去查杜云鹤被杀一案,你,能做到秉公处置么?”
不仅是胸口如山压着,更似有一双无形的手掩住了她的口鼻,眼前白樘的脸几乎都模糊起来。
霎时间,云鬟忽地想到昨日季陶然来见自己时候的种种,他支吾的言语,动辄含糊的口吻……并不似平日跟自己说话时候那样自在而春风和煦般,反而屡次目光躲闪。
他临去之时停了停,仿佛回头,口角嗫嚅要跟她说什么,只是当时她沉浸在赵庄手上金戒带来的震撼中,未曾刻意留心。
再加上方才看她进来时候的眼神……原来,他的眼神中……
是愧疚。
因为他根本就知道,而且跟白樘一起,设计了她。
杜云鹤身上的痕迹伤,如果显露,早就显露出来了,而且以季陶然之能,绝不会错过,早就第一时间报知白樘。
又怎会在这两日才有所发现。
或许白樘一直在怀疑赵庄,只不过没有证据,且太子的身份,谁敢质询。
所以故意跟季陶然串通,编造了那一番话。
白樘便是料准了以云鬟的能耐,一定可以想到赵庄手上的那枚金戒。
也正如白樘所说,毕竟她跟太子皇太孙“关系匪浅”,必然会关心则乱,上门问询……甚至“提醒”。
而以赵庄的为人,未必会死瞒着她。
所以……这整个京城,整个刑部,没有人比她更适合去问出真相。
她果然中计,果然“不负众望”。
但是……
云鬟虽不曾再说一个字,双眼却已经通红,眼中的泪虽然竭力忍着,却涌涌闪烁,终究有一滴掉了下来。
季陶然忍不住道:“其实,尚书也是不想你为难的意思,也是为了早点查明真相……”
云鬟充耳不闻。
白樘道:“季行验,你且先出去。”
季陶然有些担心云鬟,迟疑不退:“尚书……”
白樘扫了他一眼,季陶然把心一横,终于转身走了出去。
当即屋内只剩下了云鬟跟白樘两人。
白樘不动声色,只是抬眸淡淡地打量着云鬟,见她站在前方,不言不语,微微垂首,依稀可见眼中有泪不停坠下。
片刻,白樘才道:“当初知道你参与铨选,可知我心中有些惊恼。”
云鬟仍是垂首不动。
白樘一笑,道:“一个女子,竟然妄想进刑部为官。”
他的口吻极淡,其中的嘲讽之意,却比千万辛辣言语更加厉害。
似乎想起往事,白樘眼神里透出一丝很淡的光,唇边笑意却略浓了几分,道:“然而……你在南边儿所做的那些,却也着实叫人……不能视而不见。”
自从云鬟回京,季陶然,崔承,宣平侯等,一一认出她的真实身份。
——但只有白樘,在对待她的时候,总像是对待一名新进的刑官,不管是对任何人提起她,总会以“谢推府”或者“谢主事”称呼。
他就像是从来都不认得的“崔云鬟”,而完全把她当作了一个官员来对待。
甚至,在对待她的时候,比对别人的要求更加严苛。
因为白樘的态度如此镇定自若,公事公办,起初云鬟甚至有些恍惚,甚至怀着一丝极微弱侥幸,仿佛觉着白樘、或许的确并没认出她就是“崔云鬟”。
但其实,又怎能瞒得过他的目光。
毕竟不管是天水还是巽风,都曾被他安排,护送她去江南,后来她跟白清辉公事……点点滴滴,他们怎么会瞒着白樘?只怕他知道的比天下人更清楚。
但是他面上,却泰然自若、深沉的似一无所知。
如今白樘道:“我曾经恼恨过你们这般胡作妄为,却也曾对你寄过希望,因为你毕竟跟千万人不同,你自有一份过人只能……不可否认,你也的确做了许多让我刮目相看的事,我甚至觉着,让你进刑部做刑官,的确是个明智之举,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