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针锋相对(第2/3页)

第三是儒家的浩然正气,乃天地正气所化,至大至刚,修炼到至高境界便能转化为浩然天罡,至阳至烈,只是修炼儒家法诀之处较少,整个天下也仅仅不超过三处,其中洛阳儒园与千山之巅浩天府便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两处。

第四是魔域的魔炼之法,以‘心欲无痕’法诀最为玄奇,是一种以无形的精神异力进行远程攻击的法诀,普通修真之人难以防御,同时对探测事物方面,也有着独到的优势。多数魔宗法诀为魔道之人所创,邪恶诡异,长久修炼会导致修炼者入魔,为正道人士所不齿。

第五是鬼域的御灵之术,能炼化一切生魂,是魂魄元神的克星,其余诸般鬼域法诀也是神秘莫测,不易掌握。

第六是妖术,起源于百兽妖域,妖兽之体本身就极为强悍,修炼妖术之后更是异常强大,妖域大军的出现,曾给人间带来了腥风血雨。人间的妖物略有不同,人间修真界也有七大妖物汇聚地,绝阴谷与天妖峰便是其中的两处。

第七是巫术,隶属九幽一脉,传说是根据南疆一带少数民族的某些祭天仪式演变而成,一般没有文字记载,只有简单的图案留存于世,是代代口传之术,此术流传已久,据说上古时代就已经存在,是一种神秘莫测的奇门异术。

还有一些比较罕见的法诀,难以划入其中,比如空间跳跃、阴阳法诀之类,也包括一些天地奇阵等等,能习得这类法诀的一般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得天之巧,另一种则是九死一生,绝境逢生之人。

最后便是剑道,剑道的修炼与佛道截然不同,以剑入道是它的根本,剑气式便是剑道中筑基的剑诀,它的一招一式虽然显得极为朴实,甚至有些笨拙,但作为以剑入道的入门招式,修为层次不同之人,发挥出的施展的效果、威力也绝然不同,这对于初窥门径之人,筑基便显得扎实稳固,对日后的修炼也有着莫大的益处。

讲完这些,黑衣人静默不语,似有所悟,而楚天却是满脸的兴奋之色。

“好了,天色也不早了,你好好调息一下真元,今天就先讲到这里,明天等你师叔来了,再给你讲述那天人域三间七界的传说。”神秘人话锋一转,身影瞬间淡化,已是出现在山谷出口处。

楚天跑出石屋,眉头微皱,显然很是迷茫,急切道:“师傅,师叔又是谁啊?我要学的,还有很多吗?”

神秘人回头看了徒弟一眼,沉声道:“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竟是九泉隔。寒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飘零客。上古神话即将重现,整个天下的浩劫已近,星辰落,残情现,千种情劫,万般恩怨。上古神魔降临,谁人可避?若能逆转乾坤,修真界最多还能平静二十年。记住,你要学的还有很多,切忌好高骛远,好好调息,我走了。”

“了”字未落,神秘人已然消失不见,而四周竟未出现一丝波动,就好像他从未曾出现一般,这等修为,怎能不让人心惊。而楚天也盘坐下来,静静的调息体内的真元,回想着师傅刚才的话。

太玄山,曾经的六院之首,天剑院的所在,如今山势依旧宏伟,雄奇壮丽。只是山腰处,原本天剑院的所在已是满目疮痍,残垣断壁随处可见,已然化为一片废墟。

此时,一个雪白的身影凭空而现,看着眼前的景色,竟也有几分落寞:“六院聚,天下离,千古浩劫,终难逃避。天剑院六洞尽毁,玄天剑阵也被毁去,这太玄山灵脉已散,再难重建。曾经六院之首、风光何许的天剑院,竟也是烟消云散。太玄山后,奇缘洞天。就从那里入手吧,希望能找到我要的东西。”言毕,雪白身影御剑而起,飞向太玄山后山处。

身后,一个灰影突然出现,看着白影消失的方向,自语道:“好修为,好天资,若能为我所用,九虚一脉何愁后继无人?二十年后,佛道同归,九虚一脉,重回天下!”说完,追踪白影而去。

一个不知名的山脉中,陆云与百灵的身影凭空而现,注视着一处特殊之地,陆云自语道:“此处终年云雾不散,奇山秀水,定是灵气充沛之地,为何却宛如迷雾一般呢?”

百灵看了迷雾一眼,道:“自然之力,变幻莫测,所以我们才常常感叹天地造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