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3/3页)
往新娘家进的时候接亲的队伍按辈份排成男女两排,杨语桐排在最后,站在老舅妈的后面。
新郎敲门喊妈后,进到了新娘家,这边新娘的父母把接亲队伍中新郎的长辈让到一边坐下。
另一边新郎领着小年轻的就开始去敲新娘的房门了,两位新人有不少共同的同学,在闹着堵门。
门里的人提问题,王喜这时赶紧把杨语桐叫到前面,这可是他们这的智商天花板。
这一会是考记忆力,一会出数学题的。
新娘坐在床上,笑着看她的闺蜜,她还是不要告诉她们,这个小姑子可不是一般人呐。
这点问题问人家,不像问1+1等于几一样。
等问到了新娘的问题,杨语桐就帮不了她二哥了,比如第一次见面穿的什么?
这一对新人上中学时其实也不是很熟的,上哪知道那时穿的是什么,新郎和伴郎就开始往门里面塞红包。
再接下来的环节杨语桐就往后排去了,那喝的一杯不知道啥的东西,还是交给伴郎们吧。
等把新娘接回去,就开始婚礼的仪式了。
这时候也还不太流行闹伴郎和伴娘,在东海就算是十几年后,也没有人会闹的太过份。
杨语桐前世看的那些闹伴娘挺过份的新闻,要是在东海发生,那还不得挨顿揍。
先不说主人家就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谁要是真那么闹了,就伴娘自己就能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这回婚宴是在村里新开的那家饭店吃的,这基本承包了整个村子里的宴席,老板给做的婚礼主持人,也算一条龙承包了。
王伟高兴啊,两个儿子都是按他的意愿来的,现在这添丁进口的大喜事,让大家喝好吃好。
杨语桐这桌基本都是姥姥家的亲戚,她们在一起吃惯了,节奏都差不多。
尤其姥姥,老舅妈几个人,吃的比杨语桐还慢。
这家店做的还不错,不像后世她吃外卖的那些店感觉味道都一样,也说不上来差点什么。
就是吃着没几口,后面就有人站那等着,还拿着些塑料袋,这是搂席的啊?
那这也太快了,这些人自己吃没吃啊,杨语桐觉得她都没能吃上十分钟。
再看其他桌有人已经开始了,也不管是不是一样的菜,就是往塑料袋里倒,还有的大妈抢着看谁倒的快。
杨语桐小时候爸妈也装过这些回家,她还觉得有的菜混一起的第二顿比头一顿好吃,可那是在散席之后的事了。
而且她长大后大家生活都好过了,城里这事就差劲一些了,虽然也有要的,但少了好多。
看到这,她又想起前世她结婚前爸妈在东海回请亲戚,等快要散席时可有道西洋景。
她那个远房表姑杨芬虽然拉了黄小玉入直销亏了钱,但多年也一直有人情往来。
她把两个女儿培养的都不错,一个在大学当辅导员,一个成了注册会计师。
但让杨家三口人万万没想到,要散席时杨芬领着两个女儿拿出了两个大纸壳箱子,把席上的菜都分装袋子里再装到箱子里。
她自己拿了两瓶酒,还揣在上衣两侧的衣兜,像个双枪老太婆一样。
把杨家几口人都看呆了,这还不算完,等结账时酒店算的钱数和杨语桐算的对不上。
最后对完发现杨芬还另外点了酒拿走,这把杨胜利气的,以后再办事情也不叫她了,都不够丢那个人的。
结果那天也赶巧了,有一位大家共同的长辈想给杨芬的二女儿介绍对像,吃过了酒席就去了她家。
敲开门一看,杨芬叫了好多朋友来家里聚会,吃的就是从杨胜利家酒席上拿回来的酒菜。
这长辈气的也不敢给介绍对像了,这啥人家啊,回来就告诉杨胜利,你再办酒可别再叫她来了。
前世杨语桐重生前,那小明姐四十多了,也还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