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 第三章 大鹏展翼羽将丰(第3/4页)
王爷笑着说道:“好一番雄心!我就把郝大通调派到你的手下,竟然不要重赏而要人!哈哈。”心里想道:“刚打完胜仗,你就明白培植势力。可真不能小看了。”
老孟的这番举措,王爷很是赞赏,认为他有才干,明白用人成事的道理。
其实他这念头都是从叶家的降丁引出来的,战后钱伦凭着记忆给那些投降的庄丁造册管理,清查了一遍,发现除了叶家本身的佃户外,很多都是没有户籍的流民,那些护院武师也有不少是黑道上的人物,叶家虽然是御使府第,但也是地方豪强,叶庄主藏污纳秽,收揽了不少这类角色。
这些人不好处理,按老孟的意思是没有一个好鸟,乾脆都交给李崇义审判,充军流徙。
严文芳止住了他,建议将这些精壮汉子定为对抗官府的乱民,拘押到巡检司罚役三年,恩威并施之下严加束勒,未尝不是一支战力。
这可提醒了孟义山,没有势力怎样取功名富贵?
厚赏严罚,把这些亡命变成自己的私兵,才是绝好的主意。
孟义山筛选了二百精壮入巡检司出役,又派人征夫来补战死的空额,竟想把小小的巡检司扩大数倍,按着山寨来经营。
此时王爷提起赏赐,他自然就想起要那郝大通过来,他在王府不得志,巡检司是他老孟一人的天下,重用提拔之下,还不给他死心办事。
郝大通被叫了上来,他有些不明所以,王爷志在天下,喜欢招揽有能为的谋臣武将,从来对江湖人物不太重视,除非是武功本事像王佛儿那样的,余者都是甚少理睬。投入王府有一段时日了,王爷也没找过他派差办事。这时候被朱瞻隆传唤,让他有些惊喜交集。
才一入室,就见到孟义山锦衣官服,气势不凡的站在王爷身侧,心里不由暗想:“这位孟义山屡次得入明纶堂,看来甚得王爷器重。”
王爷看了这个有些乡土气的护卫一眼,肃容说道:“郝大通!你在本王这里做事勤勉,现在孟义山扩府招丁,我派你过去相助。以后你就是他的人了,凡事要听命,不必再受王府的管束。”
孟义山在旁笑看着一脸愕然的郝大通,他有些明白过来,低头给伊王爷施了一礼,说道:“属下听令,谢过王爷!”心想:“大概是孟义山的提议,要不王爷哪能想起来用我。”不禁对孟义山升起了两分感激之情。
巡检司虽然是小衙门,但是税利颇丰,是个生金之处。孟义山又是何尚书的侄孙,老尚书正在替王爷署理政务,为代国相,去那里跟着前途无量的孟义山,总好过在王府里成日受冷落。
他本人也钦服这位以二百兵力攻下武林大家的检使大人,心里自然是乐于接受。
伊王下过命令,便要郝大通出去等候,堂中只剩下他和孟义山了,他突然开口说道:“义山,你认为本王的几个儿子里面,有哪个是有本事的?”
老孟不料王爷有此一问,心中笑想:“没一块好料!”
他是小王子的师父,自然得夸夸自己的徒弟,也好显出他老孟教导有方,对王爷说道:“别人我不知道,朱安看来性子弱,骨子里倒是满硬气的,王爷费心多教导几年,将来准能出息。”
朱瞻隆偏爱小儿子,觉得孟义山说的很对。朱安现在年岁尚幼,有明师每日教导,长大了应该能成才。可不知老孟这师父怎样也算不得“明”。
王爷叹了口气,说道:“那日你在堂前射箭,本王曾经说过不喜欢朱蟠!”
孟义山暗中大点其头,心道:“老子也厌烦他!”这种事情他没法表态,只能静听王爷的下文。又猜想伊王必定是要藉着朱蟠提起什么事来。
王爷冷笑着说道:“他的书读多了,中毒不浅,老拿圣人的那套和我做对,什么应该止兵休战,劝学恤民,又说本王铸卖盐铁,有伤民生经济,哼!就差没说我残民以逞了……”他面上带着怒气接道:“伊王国主还是我朱瞻隆,不是那忤逆小子,轮不到他来指摘!”
“原来是朱蟠这呆子和伊王的心思不和,才让朱瞻隆不喜。”老孟恍然想道。
朱瞻隆抑制了情绪,表情平静的说道:“我不喜此子的行事心性,善被人欺!乱世之中如何立足?他也是我的长子,继承洛阳伊王府的藩主,却三番两次被人刺杀,今日能杀朱蟠,明日就能杀本王。这策划者必然是王府中窥伺世子之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