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十四章 凶吉难料(第3/4页)
在大冥王朝尚未将剑帛王带入乐土幽禁之前,剑帛王便秘密安排了四名绝对忠于剑帛国的人——“重光”四臣,交与他们一项重任,那便是一旦剑帛王室遭遇不测,他们就必须设法找到一个遗落民间的剑帛王子,此王子并非剑帛王的后妃所生,至于其中内幕,谁也不知。剑帛王赐与这四人代表剑帛王无尚权威的“大千玉牒”,一旦剑帛王及其王室有难,重光四臣即以“大千玉牒”号令天下剑帛人共尊遗落民间的王子。
从最后一代剑帛王被幽禁那一日起至今,已有五十年,算起来就算末代剑帛王被幽禁乐土“安逸堡”中,遗落民间的王子刚刚出生,时至今日,也应已五旬有余。
所以,姒伊的身分惟一的可能就是剑帛国遗留民间而侥幸幸免遇难的王子的后裔。
当然,重光四臣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不为大冥所知的情况进行的,在大冥王朝认定剑帛人已成了一盘散沙的时候,剑帛人余众依旧互通声气,并暗中听从重光四臣的号令。
姒伊既然是剑帛末代王室的后人,肩负的重任可想而知。
此次进入禅都,姒伊的目的就是设法为剑帛人谋得一立足之地,惟有这样,剑帛人复国的希望才有可能成为现实,而不会成为空中楼阁。以剑帛人的力量,要想在彻底击败大冥王朝及劫域的情况下再重建剑帛国是根本不切实际的,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利用机会建立一个聚居地,扩充势力,造成割地而居的局面,再逐步复国。
△△△△△△△△△
姒伊尽可能对勾祸平和以待,自有其用意。她知道在天司禄府就潜伏有大冥王朝的人,大冥乐土对勾祸的忌惮决定他们会视勾祸为最重要的敌人,绝不会对勾祸的出现坐视不理的!所以姒伊希望尽可能拖延时间,若能够让勾祸与大冥王朝的人先起冲突,那是最理想的结局。
“小女子不过只是一普通的剑帛女子,除了多少有些钱财家资外,可以说身无长物——只是,这些财物又怎能入勾教主之眼?”
姒伊一边说着,一边暗忖为何天司禄府的人还没有动静?若不是他们太无能了,就是勾祸的修为太可怕了。
△△△△△△△△△
三大皇影武士在见到烟花传讯之后,终于开始行动了。
他们与勾祸不同,他们是奉冥皇之命行事的,大可不必强行闯入或者潜入天司禄府,而只须光明正大地进入。先前之所以一直潜隐身形,只不过不想在没有找到千岛盟人之前惊动姒伊。现在既然已有烟花传讯,他们就不必再顾忌什么了。
天司禄府的人忽见三大皇影武士及大批紫晶宫侍卫闯入天司禄府,皆大吃一惊,正犹豫着不知该如何应对时,皇影武士已亮出了十方圣令。天司禄府的人识趣得很,立即闪开了,任皇影武士长驱直入。
紫晶宫侍卫一进天司禄府,立即封锁了天司禄府的几个出口,控制了各要道。天司禄府的人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一片惊乱。
战传说、爻意也被惊动了。
战传说默默地聆听着外面的声音,皱眉道:“奇怪,似乎很混乱,但却未有兵刃交击的声音。”
想了想,他道:“走,我们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两人一起出了房间,向外走去。走不多远,就见有天司禄府的人在低声议论什么,留神一听,隐约听到“皇影武士”、“宫中侍卫”等字眼,战传说暗吃一惊。
也难怪他会为之震动,他第一次与皇影武士打交道就是被皇影武士追杀。进入禅都后,他最担心的就是被冥皇发现了他的行踪再派人追杀。
如今他刚刚心神松懈了点,就有皇影武士突然闯入天司禄府,如何不让他暗吃一惊?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战传说想到了天司杀,暗忖会不会是天司杀向冥皇透露了什么?
但很快他就否定了这一点,如果天司杀要对付他,早在他进入天司杀府的时候就已经动手了,何必等到现在?
战传说强定心神,装作很随意地向天司禄府一个年轻的侍女打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天司禄府有皇影武士闯入,怎么说都不是天司禄的光彩,这样的事对外人当然是要尽力隐瞒。但那侍女一见俊伟得近乎完美无缺的战传说,早已六神无主,被战传说问起时更是芳心大乱,又岂能再对战传说隐瞒什么?一五一十地把她知道的一切全告诉了战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