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十章 行云变节(第2/3页)
再糊涂的人,此时也应该能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但青衫老者竟像是根本没有意识到死亡已迫在眉睫,他依旧稳稳地坐在马背上,淡淡地道:“刀法起手之时略沉肘翻腕,招势未出,刀身已偏离身躯,你曾师从风云门,用的是‘行云刀法’?”
高瘦男子一怔,半晌,方像是很不情愿地道:“是又如何?”
“行云刀法贵在飘忽多变,但以你的内力修为,用行云刀法,定是飘忽有余,而根基不足,有若无根浮萍,威力如何,不言而喻。”青衫老者娓娓道来,他的语气始终平缓如一,宁静淡泊,让人感到此时他并非面临生死关头,而是与一老友在交流切磋。
高瘦男子冷笑一声,道:“你如何知道我内力修为不足?分明是一派胡言!”口气虽强硬,但既然发问,本身就说明青衫老者已说中了其要害之处。
青衫老者先是看出他师承风云门,随后又直言他“行云刀法”的利弊之处,而至此他尚未出手,而只不过是拔刀在手,这如何不让他心头暗惊?顿时感到青衫老者深不可测。
青衫老者道:“风云门开宗鼻祖谷虚怀的内力修为本是以刚猛见长,后来,因为机缘巧合,他从阿耳四国得到一种刀法,并加以融会贯通,这便是后来的‘行云刀法’。阿耳四国的刀法剑术皆以连绵柔韧著称,这与谷虚怀内力修为本是格格不入,为了能将这套刀法的威力真正地达到巅峰,谷虚怀不惜自废内力,重新修炼阴柔的内家真力,以求能与‘行云刀法’相匹配。谷虚怀不愧为武学奇才,他在有生之年最终竟真的达到了这一境界!
“只是,对于武道中人来说,自废内力后再重新修炼另一种与之属性相反的内家真力实非易事,谷虚怀亦是耗尽一生心血,方做到了这常人绝对无法做到的事。但岁月无情,此时谷虚怀已是垂垂老矣!未等他将后一种内力心法传给后人,便已辞世。如此一来,谷虚怀的传人只得到了他所传的‘行云刀法’,却未能得到能与之匹配的内力心法。”
那高瘦男子先是不以为然地听着,但听到后来,却是深为青衫老者的话所吸引了,几可谓如痴如醉。
青衫老者接着道:“正因为如此,风云门才未能在乐土成为巅峰刀道门派,因为风云门的内力修为总难与‘行云刀法’真正匹配!谷虚怀之后的风云门传人当然也屡屡尝试试图改变这一点,但其天赋皆不如谷虚怀,又如何能再做突破?功力高者,未免能将‘行云刀法’的精髓真正发挥,功力低者则流于飘池,更是难有大成。”
高瘦男子迟疑了一下,终还是忍不住道:“照你说来,我风云门的‘行云刀法’岂非永远都无法发挥出十成的威力?”
青衫老者断然否定道:“当然不是!只要能使自身的内力修为与行云刀法相匹配,即有可能事半功倍!”
“难道这么多年来,我风云门的弟子竟无一人所修炼的内力是与行云刀法相融相符的?”高瘦男子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来意。
青衫老者哈哈一笑道:“虽然自谷虚怀之后,风云门历代弟子不知凡几,但你莫忘了每一代弟子都是师承于上一辈,既然上一辈的人无法真正有所突破,达到谷虚怀的境界,那么他们岂能甘心让自己后人的成就超越自己,甚至一举大成,达到‘行云刀法’的巅峰之境?所以每一个人向后人传授内力心法时,虽然明知不妥,却偏偏要将之传下去,如此周而复始,终成积疽,风云门也日渐势微!若指望能有所突破,风云门的人就必须有谷虚怀当年自废功力的勇气,大胆摒弃昔日所习练的内功心法,另辟捷径!”
高瘦男子沉吟道:“……另辟捷径……”似为青衫老者的言语所动。
“老朽敢断言,二十岁那年,是你内力修为进展最快的一年,但也就在那一年,你定曾大病过一场。”
高瘦男子瞠目结舌,愕然道:“这……那又如何?”显然,青衫老者一语道中,高瘦男子惊愕之情可想而知。
青衫老者冷笑一声,道:“若你甘心只拥有平庸的内力修为,自可苟延性命,但若是还欲更进一层,那么不出十年,定然气血岔逆,不进反退!”
高瘦男子已为对方的一番话而惊愕莫名,深感对方高深莫测。但慌乱之余,他总算未忘记自己的使命,当下沉声道:“废话少说,你我虽无怨仇,但我是奉命行事,不能不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