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在皇家不由人(第5/6页)

苏年锦第一次听人喊她锦儿,犹如在唤一个乳臭未干的丫头,如此顺其自然又不欠妥当。

太子仍派管家送他二人出来,待行到太子府前,慕佑泽忽然对身侧的苏年锦轻道:“自古不由人,生在帝王家。”

有风划过耳畔,她能听出凛冽的味道。

像很久很久之前,他们日日流离居无定所,风划过耳边,就是这样的味道。

白水绕东城,孤篱上暮鸦。

一日妾入宫,三日妾断发。

公主和亲去,王子葬冷洼。

日午鸟歇啼,青山披红纱。

六月天飞雪,疏磬夕阳斜。

富贵本无根,徒做枝上花。

自古不由人,生在帝王家。

自雍帝葬身在高台之下,这首歌谣便传于大街小巷,小至垂髫老至妪妇都会唱。她也是跟着他学的,只是比别人多知道一句,彼时她见他唱这歌谣时,眼睛里都是存着泪的。

本是八句歌谣,如今是七句,恰恰少一句——帝后两无好,白骨委泥沙。

六月天飞雪,疏磬夕阳斜。

富贵本无根,徒做枝上花。

帝后两无好,白骨委泥沙。

自古不由人,生在帝王家。

她深深吸了口气,看着月牙露在云层边上,对着目盲的慕佑泽笑道:“原来怡安王也听过这歌谣。”

“不只听,亦信。”

他将头略低了低,知是她的方向,而后浅浅一笑,“回去吧,好生歇歇。”

“嗯。”苏年锦点了点头,而后看着他被小厮扶着上了马车,锦袍被风一带,如一绸华美的江山。

坚毅、沉稳、清澈。

她笑笑,倘若他不是眼睛眇了,这江山又何曾能落到慕辰景的手里。

坐上回府的马车,苏年锦掀起车帘一角借着烛火看着京都的一切。青石砖墙,老旧的长街,静寂的房屋,月光在树间的投影……马车拐过一个又一个胡同,她吸着夜间的凉气,想着往前种种,唇角一笑:沐原,倘若这世间的风景都有你来陪我看,那这阴谋算计盛世杀伐刀光剑影又算得了什么呢……

回到王府已是寅时三刻,天际微微有些鱼肚白,泛着一丝红霞如缎带一般。苏年锦以绢帕掩唇打了哈欠,行了一路她终是累了,不觉想起儿时,好似每天都会跑上十几里路的,那样轻盈的步子,大概此生再也不会有了。

“主子你终于回来了,四爷刚走不久,等了你一夜。”允儿在府门口等她,见她下车忙走上前去。

“府里怎么样?”苏年锦看了看她,边进王府边问。

“昨儿被五爷搜了个遍。”允儿有些嫌恶样子。

苏年锦倒是没有过多惊讶,这样一出棋如果只是单单把慕宛之困在太子府也就太不好玩了。

“其他人没事吧?”

“昨日王妃闹了一场,其他都没事。”

“她出来了?”苏年锦步子缓了缓,仍向前去,“出来也好,对付冷若冰山一样的五爷,还得是王妃。”

允儿抬头看了看前面的背影,心里一顿,暗暗想着她到底是个通透的人,看什么都跟明镜儿一样。

一路穿花拂柳行至月拱门时,苏年锦却倏地一顿,返身细细听着自远方传来的琴音。门壁上头垂着一丛丛的绿萝,鲜厚的枝叶与晨曦的湿露一同打在她翠绿的烟笼杏花同色衣袂上,她就站在扶疏的花丛里,借着一丝明色静静地听。

清冽哀婉,仿若一把利刃,一下子就插在心口上。

铮铮琴音,不疾不缓,只这样淡淡地弹奏在清晨花间,漫过长长的石巷与宫殿,阆苑与曲桥,划入荷池,滴进水央。芙蓉花与杜鹃摇摇曳曳,那琴音清清渺渺,隔着茫阔的天地,一下子就与她心弦上的那个曲子不复重叠,于是世间再没了功名熏利,再没了钩心斗角,只一脉清澈韶华,开在她那支清白玉的梨花簪上。

“这是哪里来的琴音?”她搭手伏在月拱门壁上,略略回身问。

“大概是府中的琴师,听这声音,倒像是从东院儿那里传来的。”允儿也侧身听了听,“主子可要过去?”

“不必了。”她嗅着空气中海棠花的香气,折身复又向前,“你且去告诉木子彬一声,王爷暂时无碍,只等进宫后就回来。再者,今日府中严禁任何人进出,非办不可的事情由管家派专门的人去办。还有,除笔札房、更房与司房外,庄园、随侍、茶房、书房和祀堂处的人都全部严查身份,一个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