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3/5页)

“我听说他老人家去临水县考察。估计是碰上什么事触动了吧。唉,早知道我就不应该发动部员一起炼钢,现在可是被看笑话了。”

“我也是啊。老说紧跟着党走,可谁也没说碰到个急转弯咋办,我这怕是要摔到坑里面了。”

有人焦虑烦躁,就会有人深感高兴。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被权威迷失了心。比如一直硬挺着不肯在局里面摆炼钢炉的牛局长就喜滋滋地回了家。

他老婆一脸纳闷地问道“孩子他爹你怎么回事苦哈哈地出门,乐颠颠地回来,局里给什么好消息了莫非是发了肉票”

“没有。但是比票的消息好多了。”牛局长脱下衣服,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拿出报纸,“你看看。我就说咱国家还是有明白人。这不,马上及时刹车。”

他老婆捡起来一看,满脸讶异“啊没想到百姓日报居然着重强调学校是净土,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不可本末倒置。我说今天领导怎么没让我们老师罢课炼制呢。”

“真是乱弹琴。中学是读书育人的地方。你们那领导居然让一群十五六岁的孩子也去搞这个事,浪费人才。”牛局长满脸不满。

“可不是么。而且根本啥也练不出来,每次都只能刨出来一些铁疙瘩。”他老婆附和道。

“我知道。当初上面明令要求炼钢产量翻一番时,我曾去考察过一些。结果简直不像话,那土堆子能叫炼钢吗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就像炒豆腐渣似的。所以我们单位不管上头怎么讲,我都顶住了,就是不搞不去凑那个热闹”

牛局长说起之前的事还有点生气,当初的事给他施加的压力太大了。连他的副手都偷偷摸摸自己搞,被他狠狠骂了一顿后才收手。

现在好了

上面也明白乱搞是搞不好的。压力没有了,工作重新走上正轨

真是天也蓝了,水也清了。

上层人士各有各的愁苦、欢喜。

平民百姓们也对这样的发展议论纷纷。

就在临水县,王村带领了一大堆村干部去一个个村里面动员,吩咐他们将田地里成熟的粮食先收割好,要换一种新的杂交水稻的种子去播种。

村民们对这样的命令不理解,纷纷操着一口乡音说

“书记。前些天还动员我们加把干,使劲干我连家里的铁锅都送过来了,现在又不收,你这不是糊弄我们吗”

“是啊书记。大伙虽然听你的,但你也不能出尔反尔啊”

“对啊。还有那个什么增产的种子,这回到底靠不靠谱啊俺家之前用你说的什么葡萄糖方法,地里可是减产了四成呢”

王村听到吐槽有些尴尬,但回想起董大长老临走前的叮嘱。

他再次自信满满地面对众人的质疑,大声道“乡亲们。前些日子董大长老过来拜访大家的事还记得吗”

一提出董大长老,所有纷乱反对的声音都停止了,大家乖乖地看着王村,点头。

“乡亲们,董大长老说了,辛苦大家了,但现在中科院已经研发出最新的炼钢技术,很快设备就会运输过来了到时候的产量比我们要高成千上万倍。你说我们如果还坚持搞土法子,岂不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先进的设备吗”

“另外关于杂交水稻技术。这可是农科院弄出来超一流的技术。什么叫超一流,那是比全世界都牛哄哄厉害的技术呢目前啊,只有俺们国内有而且已经有人种植出来了,真正可以超出10倍甚至20倍啊俺就恨不是第一个拿到种子的人。要不然凭借我们的劲头,给它干个30倍也没问题啊”

若是温筱暖在这里听到这放卫星的话,只怕会一口水喷出来,真是嘴巴一张,数字翻番啊

农民们面面相觑,他们不懂很多大道理,但听到确切有可以翻番的新技术过来,他们心思便又活络了一些。

说到底,大部分民众们一直处于很狂热的状态,他们都相信自己的产地没有长出十倍的粮食,是自己的方法掌握得不对,而不是地里长不出十倍的粮食。

他们一边虚报数据,一面又对报纸上其他村镇的数据信以为真。

过了一会,又有一个农民大声喊话“王村,俺相信你。俺这就回去搞个田跟着你干。”

“乡亲们。大长老听说我们连吃饭的大锅都用上了,很感动又心疼,所以呢让我给大家分发锅和菜刀。你们谁家缺了的,等会过来登记一下。你们说,大长老对我们这么关心,哪怕只是为了大长老,我们都得努力干好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