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来自抛尸现场的脚印 工地上的脚印(第8/9页)

侯大利拿起放大镜在幕布前观察了一会儿,道:“你来看,这儿是不是有脚印?”

在灰尘下,确实有四个脚印,脚尖是从师范工地朝向围墙,只有一个看得见前半脚掌,后面几个脚印都只能看到大体轮廓。水泥地没有完全凝结,有人经过,所以留下了脚印。这是常见现象,并非个例。

田甜放下卷宗,道:“这个脚印能证明什么?”

侯大利用放大镜对准最清晰的脚印,道:“这是左脚留下的印子,左脚鞋印步角向外,幅度还不小,而且侧外压要明显一些。”

田甜道:“这能说明什么?”

侯大利道:“我在省厅培训,刚刚学习了足迹特征,从这个脚印来看,大概率是右侧有负重。把其他几个脚印的灰尘扫开,应该就能看得清楚。”

事不宜迟,侯大利和田甜一路疾走,来到楼下,启动越野车。这辆E级越野车是侯大利的代步车,外形方方正正,底盘高,车身巨大,车头大灯气势十足,加速到100公里6.1秒。越野车带起一路灰尘,直奔师范工地。

在车上,侯大利给金传统打去电话,让其给师范后街建筑承包商打电话,必须全力配合调查。金家是开发商,开发商和建筑商是合作关系,只是开发商处于上游位置,占有更多资源,往往能制约建筑商。金传统是金家太子,打电话很管用,等到侯大利和田甜来到师范后街工地办公室时,管施工的副总杨涛已经等在办公室。

杨涛三十刚出头,模样周正,脸色微黑,很有工地人气质。他的眼光从警官证上一扫而过,热情地握着侯大利的手,道:“我这辈子最佩服的人是国龙老总,白手起家,二十年时间做到全省第一,人杰呀。国龙集团有自己的品牌,国龙摩托在东南亚鼎鼎大名,听说国龙老总还准备造车,这给我们江州企业家增光添彩。今年山南省十大经济人物,应该颁给国龙老总,国龙老总前两届一直在推托,弄得很多企业界的候选人都不好意思登榜。”

在侯大利心目中,父亲侯国龙是成功企业家,但是在他心目中与“人杰”挂不上钩。他与杨涛略作寒暄,带着田甜直奔那条水泥小道。

水泥小道距离临时停车场仅有十米,距离围墙缺口约五十米。水泥小道成了主工地与师范后山的分界线,过了小道便是至今仍然未开发的师范后山。

杨涛对金传统吩咐的事情很上心,更何况眼前警察是侯国龙的儿子,来到水泥小道后,打了一个电话,吩咐当年施工人员带上施工记录以最快速度来到现场。打完电话后,他见侯大利拿起小扫帚在清扫几个脚印,急道:“侯警官吩咐一声就行了,怎能让你亲自动手?”

侯大利挡住伸过来抢扫帚的手,道:“你印象中这条水泥路是什么时候修的?这种附属工程有施工记录表吗?”

杨涛道:“大约是去年国庆后吧,准确日期要看施工记录。我们企业管理很正规的,施工记录表一直留存备查。”

扫开了水泥地上的灰尘,留在水泥地上的四个脚印清晰显现出来,两个左脚印,两个右脚印。从这四个脚印来看,有几个明显特点:左步长较右步长要长;左步角外展大,右步角变小,略微内收;两足压力明显朝左侧偏移,右足内侧重,水泥略微拱起;左足压力偏外侧,有拧痕出现。

看到脚印,侯大利强压内心激动,问:“施工员还没有到?”

杨涛拿起手机,又催促施工员。隔了几分钟,施工员拿着灰扑扑的表册快步过来。杨涛道:“你缠了小脚吗?磨磨蹭蹭。”施工员道:“存档的记录表是测量控制表之类,这本记录不需要存档,我是在办公室翻到的。”

侯大利问道:“这块水泥地是什么时间修的?”

施工员翻了翻表格,道:“10月29日平场,11月14日上午用水泥铺路面。”

侯大利道:“这个脚印应该是什么时候留下的?”

施工员蹲下来看了看脚印深度,道:“应该是在14日晚上。我们用的是普通水泥,那天温度不高,初凝需要七八个小时。”

田甜冲着侯大利竖了竖大拇指。

杜文丽案已经交由重案大队侦办,105专案组来配侦。从现在看来,最先找到关键突破口的是105专案组,具体来说是侯大利。如果说侦破代小峰案和石秋阳案都有运气在里面,此次若是再找到杜文丽案的突破口,那确实不仅是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