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污水井里的女尸 奇怪的灰衣人(第4/6页)

宫建民态度坚决,没有迟疑和犹豫。葛向东无法讨价还价,只能接受任务。

105专案组组长朱林发言很简单:第一,同意侯大利的初步结论;第二,最终结论还得依据尸检结果。

尸检要在晚上进行。尸检结果出来前,没有办法开展下一步工作,案情分析会暂停。忙碌一天的侦查员都回家休息,等到尸检结果出来再开第二次案情分析会。

葛向东在停车场遇到侯大利,捂着鼻子,道:“你隔我远点,身上还是那味,洗一次肯定洗不干净。你的相片太清晰,面部特写拍得纤毫毕现。你真是变态,这种相片放在我包里,回家肯定要做噩梦。”

葛向东伸长手,让皮包尽量远离身体,似乎这样就可以远离那几张清晰的尸体相片。他将皮包扔进车里,回头道:“什么时候请我吃顿饭,弥补对我造成的心理重创。”他停顿半秒,补充道:“请我吃红烧肥肠,红油烧的那种。”

侯大利是第一次直面腐败尸体,心灵挺受冲击,“红烧肥肠”四个字就如妖怪钻进肚子里,肠胃顿时难受起来。他蹲在车边干呕一阵,又翻江倒海地吐了一次。

“报复”了侯大利,葛向东心里稍稍平衡。

画画是葛向东小时候的梦想,调到刑警支队技术室专攻画像其实也挺好,只不过第一个任务面对的不是模糊影像,而是面部严重变形扭曲的腐败尸体相片,严重影响心情。葛向东将怨气一股脑儿归于侯大利,其实是有意为之。侯大利作为山南省首富侯国龙的儿子,对自己妻子家族的生意极为重要。作为同事,每次都由自己请客,未免会让侯大利看轻。此次借机让侯大利请客吃饭,有来有往,这样才会加深友谊,双向付出形成的友谊会比单向付出更正常。

侯大利还真没有想到葛向东的脑子在短短瞬间转了这么多弯。他此刻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案件,根本没在意案件之外的琐事。他开车前往公安局,在解剖室外等候田甜。

江州公安局法医解剖室在年初做过改造,分为解剖室、监控室、家属观察室、卫生间等功能区。解剖床带有喷淋系统和风帘吸气系统,能自动冲洗血污,驱除异味。床顶有十二孔无影灯,还有数码摄像头。

李法医每次走到新解剖室,总会不由自主地忆苦思甜,大讲从前解剖室如何简陋。田甜耳朵已经听起茧子,脸上没有表情,有条不紊地做准备。

高度腐败的尸体增加了解剖难度,尸体损伤程度很难肉眼直接判断,只要有疑问,就需要切开组织仔细找原因。尸体高度腐败,提取DNA同样有麻烦。肋软骨属于人体透明软骨,含有大量软骨细胞,间质内无血管,比肌肉、内脏和血液腐败速度慢。法医检案时,肋软骨是高度腐败尸体DNA检验的首选检材。李法医和田甜颇费了些劲,才在米粒大小的一块肋骨中成功提取DNA。

侯大利没有进入解剖室,坐在监控室看解剖。

在污水井停留时间过长,侯大利全身沾染上恶臭,这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气味,附在皮肤上,钻进身体,很难摆脱,让人心烦意乱。虽然监控室隔绝了臭味,他在观看解剖时仍然感觉臭气似乎通过屏幕传了过来,附在鼻孔之中,久久不散。

解剖过程枯燥,持续时间很长,侯大利在监控室看了两个小时,回到车里睡觉。凌晨三点,田甜敲响车窗。

李法医神情疲惫,头发乱成一团,鼻子红肿,打着哈欠坐进越野车,道:“抓到凶手,必须得千刀万剐。受害者很年轻,二十岁左右,真惨。”

侯大利问道:“死因是什么?”

“提取了胃内容物,还要做毒物实验。从目前解剖的情况来看,喉软骨和舌骨骨折,被人卡脖子,窒息死亡。组织腐败了,不太好观察肺部。他妈的,抓到凶手,千刀万剐。”李法医骂了两句,便坐在椅上闭目养神。

越野车开得甚为平稳,走了不到一公里,后座椅传来李法医轻微的鼾声。

“章红情况与此案有没有相似点?”观看解剖时,侯大利脑中反复出现章红案的画面,并与污水井女尸案进行对比。

连环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往往会形成较为固定的作案手法,刑侦人员往往也有习惯性思维。侯大利在侦办石秋阳案件中尝到过“串并案”的甜头,立刻将此案与章红案相对比,希望发现相似点。若是能够串并案,线索相对更多,破案可能性也往往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