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书院(第3/3页)
一日教授讲解对联。对联是殿试常见方式。教授出的对联上联是:“日月为明,明人不做暗事”。这是一个拆字联,且后句是个反义俗语,有一点难度。罗开山抢先站起来说,朗声道“一人乃大大才岂能小用”。教授点头认可,目光瞄向殷东平,殷东平也站起来低声说“人言难信,信口必起疑心”。教授也点点头,然后叫“李昊,你说呢?"叶昊天过了半晌,看没人起来,大家的目光都瞄向自己,才想起来自己是李昊。他因为上课时经常一言不发,所以忽然被叫到名字,一时没反应过来。他赶紧站了起来。教授说:”是不是白日做梦,想着家里的娘子阿?"众人哄堂大笑。叶昊天略作道歉,然后平静地说:“我的下联是:古木虽枯,枯枝可发新芽”。教授鼓掌赞许“此联意境高雅,好!“。众人也很佩服。
授课结束,罗开山走过来,拍了一下叶昊天的肩膀,说”兄弟,你才华很高,不知为何平日很少发言?"叶昊天说“小弟久居岭南,来此倍感新鲜,诸位仁兄才高八斗,小弟不敢开口阿。”罗开山瞪了他一眼,然后笑道:“谁是八斗阿?我看你才华十六斗也有阿!”。
此后叶昊天跟学生们加强了来往,跟罗开山更成了好兄弟。通过了解,他发现殷东平为人也不错,只是可能以前受过挫折,所以比较谨慎一些。
时光如梭,转眼半年了。叶昊天白天泡在藏书室,夜里则跌坐练功,他已经很容易就可以调控意念上泥丸下重楼,不但任督二脉已通,奇经八脉也只差阴跷和阳跷二脉了。他感觉身体有了明显的变化,以前跳起来只有三尺,现在轻轻一纵可达一丈。所以图书架最上层的经书他已经不用梯子就可以轻轻取下再稳稳放回去。力气也大有长进,有一次动作稍大竟然用手指把砚台捏的凹陷下去。所以他平时都小心翼翼,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稍微舒展一下筋骨,但也不敢放纵自己。
<<道藏>>三千卷他已经读完了。他现在每天要作的就是思考藏宝图所描述的到底在哪里。“北海之南,东山之西,大泽之东,长河以北,宝玉通灵,锦囊乾坤”。老爷子说藏宝图来自先秦的古书。所以他要把秦代以前的资料全部阅读一遍。每天要作的事就是在众多的古籍里寻找“北海,东山,大泽,长河“,日子单纯,叶昊天缺不感到枯燥。因为他的修炼每天都有不同,元气积聚日渐增长,每隔十天半月都会打通一条新的经脉,而每次打通一条经脉他都感觉力量增加两成以上,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进步。
先秦的古籍大约有二十万册,由于不需要全部背诵,他翻阅的明显加快。即使如此也花了他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他找到了三十个北海,十九个东山,五十四个大泽,七个长河。他把这些名词排列组合,排除了大多数,最后找到了十四个区域。其中有八个区域明显太大了,不可能作为定位。还有三个不是非常合理。最有价值的区域有三个,一在巫山,一在华山,一在峨嵋。进一步分析他认为最有可能的是华山。先秦文化的中心在长安附近,那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早期的仙人也可能在那里。所以他决定到华山去。目前他还不想参加进士大考,岳麓书院对于他来说意义已经完成,他必须离开了。然而夜晚听着熟悉的风吹竹叶的声音,他有了些许留恋的感觉。
第二天,他向教授朋友告别,“接到家书,父亲病逝,需要回家奔丧,守孝三年,别了!有缘再见巴”朋友们无比惋惜,叶昊天也不胜唏嘘,忍痛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