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有情劫 第五十章 祗园精舍钟声响,诉说世事本无常(第4/5页)

窦太后发号已毕,脚下又是一个踉跄,白衣尼扶住,窦太后道:“妹妹,你我速往金莲川,迟恐生变。”白衣尼默然点头。

半个时辰之后,窦太后与白衣尼各乘骏马,数千怯薛歹随扈,蹄声急骤,出了云中金城西北小门,向金莲川急驰而去。

积雷山,摩云城。

雷云如盖,诸般怪物依旧于城中买卖营生,街道上熙熙攘攘,倒也颇有一番太平气象。

西方有鹤唳之声,众人抬头看时,只见悟空、小山与二名童子各执一大鹤之足,衣袂飞动,自空中荡然而至,降下大招补陀落宫。

“伙颐!城主却好生潇洒也!”由来世间魔王怪主,必是云来雾去,风烟滚滚,妖火满天,却不曾见过似悟空四人这般写意的,因此众怪物不免惊叹,只见那四鹤四人,落入宫中去了,众人收回目光,依旧来去吆喝,不提。

四人入宫,大金鹏王、袁福通、白眉鹰王、青翼鹰王、紫羽鹰王与宫中群妖上前拜见,乙事主与群猴、群猪也哼哼唧唧,围上前来,见了二童,问道:“这两名小哥儿却是谁也?好俊俏,好精神。”二童听了,不禁得意:“我二人乃万寿山五庄观镇元大仙高足清风大仙、明月大仙也。”——万寿山好大的名头,只是群猪群猴无知无识,却不知万寿山有何特殊之处,群猴只学人言:“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失敬失敬。”——其实虚词而已,却把二童喜得抓耳挠腮,奔入猪猴群中,玩闹不已,不亦乐乎,小山不禁抿嘴莞尔。

原来悟空在万寿山与镇元一夕同修,已明至道,悟空却要回摩云城,清风明月却不舍小山,便要跟来,镇元却也不以为意,答应了,适逢观中人参果熟了,镇元摘了五枚,一枚与悟空、一枚与小山、一枚带与乙事主、二枚与群猴、猪分食。

且说群妖拜见已毕,悟空见大金鹏王立在一旁,面色萎败,眼中似有恨意——万寿山中,镇元说破源流,悟空将阴阳二气瓶炼入己身,以为呼吸之门,却将鹏王主瓶真灵粉碎了,主瓶真灵与鹏王心血相连,真灵粉碎,鹏王元气大受损伤,法力陡减四成,非数年之功可以恢复,心中怨怼、愤恨不问可知。悟空情知此意,点手叫鹏王上前,鹏王恨意满腔,但神通不及对方,无可奈何,走上前来。悟空从袖中取出一物——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郁郁灵气冲盈而出,一城俱有奇香浮动,正是人参果。五枚人参果,小山吃了一枚,悟空却不曾吃,此际身上还有四枚。

鹏王、猿王虽不曾见过人参果,早已耳熟能详,此刻见了真物,不由两眼发光。悟空道:“鹏王,我收了你的宝贝,应有补偿,这一枚乃人参果,原是镇元道兄与我的,我不曾吃,便与你罢,你元气受损,有此一枚,足抵你数千年苦功有余。”此言不虚,吃下这枚人参果,运功炼化,鹏王不但元气恢复如初,法力更要平添三成。

鹏王眼中喜色闪动,却又有些踌躇:如此宝物,寻常人闻也闻不得一些儿。这猴子却好生大方,自己不吃,却与我吃?世间岂有这等好事?

悟空道:“你何必犹豫,我这果子也不是白吃的,你恢复元气之后,须得奉我为主,不得再怀二心。”鹏王被悟空制服,原本心中不服,常欲寻机远遁,只是乙事主盯得紧,自己法力未复,故此不敢擅动。

此时见悟空这般气度,方始心折,倒身下拜:“谢大圣恩德,愿誓死为大圣效命。”接过人参果,咕嘟一声,吞下腹中,却把袁福通勾得馋虫乱动,涎水几乎流出口外。

悟空道:“袁福通,前番我为你疗伤,不曾复你元根,你将这枚人参果吃了,用功炼化,元根自可复生。”又从袖内取出一枚人参果,袁福通激动万分,接过人参果:“大圣万寿!”跪倒在地。

悟空教鹏王与袁福通起来,分任二人为左右元帅,统领摩云城妖众,二妖领命而去,自此兢兢业业,再无二心,不表。

且说悟空分派已毕,小山心中暗笑:借花献佛,且是大方得紧,却也是个狡狯的猴头。悟空又取出一枚人参果,走到乙事主跟前:“乙事主,这枚果子是镇元道兄着我带来与你的。”乙事主摇头,哼哼有声,忽然口吐人言:“我元身将复,此物于我无用,叫儿郎们分了罢。”悟空也不勉强,转过身来,向地下一指,大地裂开,便有一汪碧水,须臾生出,足有百十亩方圆,悟空将剩余两枚人参果抛入水中,那人参果遇水而化,霎时间池上仙气萦绕,异香馥郁。众小猴,群猪纷纷奔至池边,随意饮用。却把宫中一众妖物急得,又不敢上前,只在原地磨脚。悟空笑道:“无妨,你们也可饮用。”众妖姬妖童听得,发一声喊,争先恐后,去饮那水。——此番便有数千妖物借神水之力,脱去妖身,转入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