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气吞万里 第六章 制霸 第四节 斗智斗勇(一)(第2/4页)

周廷贵自认为先期的思想工作自己是相当到位的,从那时起自己的主要任务就转到了发动和组织起莫特和图布骑兵并为他们提供各种物资保障这项首要工作上来了,应该说这项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出于对西疆军士兵所获得优厚待遇的羡慕,这次临时征募兵员的工作很快就募集到了超过六万人的骑手们,这还是周廷贵见势不妙连续三次提高了征募标准之后仍然无法刹住这波投军潮之后不得不宣布暂停招募兵员之后的结果。

大批原征东部的罗卑穷苦牧民也要求获得投军资格,但周廷贵经过再三斟酌之后还是婉言拒绝这种建议,虽然这种用罗卑征东部的骑兵对付罗卑其他部骑兵的方式能够迫使征东部更彻底的与西疆绑在一起,但考虑到这场战事的重要性不能有任何纰漏,周廷贵宁肯选择更稳妥的方法,何况莫特和图布牧民投军的热潮已经超过了自己的预想,征募兵员和战马也远远超出了自己预先设定的四万底线。

当然周廷贵也不得不暂时签下了一笔自从自己上任以来的最大一笔欠单,多达十万匹的战马以及大量武器的紧急征集费用高达一千二百万帝国金币,如此巨大的一笔欠款如果要由东腾格里郡财政来归还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还清,好在有军务署署长的命令作后盾,周廷贵在签下这笔欠款时也显得底气十足,至于战后究竟该由谁来支付这笔临时战争经费,究竟该从军务署每年列支的军费中支出还是应该从政务署财政司意外紧急经费中列支抑或是东腾格里郡和西北郡两郡郡府两级财政承担,这个问题就成了这场战争之后多方争吵不休的一项无头公案。财政司以这次开支未经秦王殿下批准而是由军务署擅自同意开支要求从军务署每年军费中扣除,而军务署则称这是紧急情况下为保卫西北郡采取的紧急措施,应该由财政司会同西北郡和东腾格里郡两郡财政承担。而东腾格里郡和西北郡更是坚决不同意承担这笔与自己毫无干系的费用,以至于财政司司长詹姆斯和军务署署长凌天放甚至为此闹得怨冤不解。

六万新募集起来的骑兵虽然在武器和马匹上还不如已经正式成军的游骑兵团,但游牧民族天生的优良素质再在一大帮临时抽调出来的本族老兵和军官的组织起来下,也初步形成了两个游骑兵团的规模。虽然在战斗力上还显得参差不齐,但这一次的任务并非要他们面对面的与罗卑骑兵交锋,他们接受的战斗任务相对来说也简单得多,那就是负责在整个罗卑大军的后背腹地中骚扰袭击他们的后勤补给线,并选择合适时机对罗卑东征军发起进攻。

这两支预备役游骑兵团的组建对这场战争带来的深远影响是包括始作俑者凌天放在下达组建命令时也未曾想到的。正是这两支游骑兵团不断在罗卑主力大军后方破袭骚扰,不但偷袭粮秣辎重屯积点,而且还经常集中兵力对罗卑的运输队和护送队进行围攻,甚至发展到了对罗卑大营发动骚扰偷袭。这样的结果使得原本认为自己在兵力上居于绝对优势的屠答准备派出小股骑兵进入内地破袭作战的计划不得不搁浅。转而来围剿这两支刚刚从牧民转换成骑兵的土包子部队。正是这两支部队的赫赫战绩才为庆阳和银川乃至整个西北郡的经济元气赢得了保全的机会,也为扞卫秦王殿下在西北的绝对威信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较于土奇平原上的战火方起,西域战线上的战事从一开始就进行得如火如荼。秉承主帅的意图,担任西域方面军指挥官的库尔多从一开始就彻底贯彻了屠答的政策,集中兵力打击西域正在欣欣向荣的经济,尤其是那些唐族人在西域五府境内开发经营的产业。在第一阶段的作战中库尔多灵活的战术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十万骑兵被他分成四个攻击群。按照二二二四的配置,两个万骑队为一个攻击群,利用自己的机动优势相机在一个府或者两个府之间进行扫荡,而那个由四个万骑队组成的攻击核心则负责选择那些重要目标进行攻击,比如专们攻击那些出来迎战的西疆军队,而在力量不足之时甚至可以临时召集另外三个攻击群中的一个集中力量发起攻击,这种战法在初期的两周时间里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西疆军有三个师团的五个联队在面对这种超大规模的骑兵冲击下被取消了番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