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赢(第3/4页)
沈溪道:“现在确实只有千石粮食,但开封府周边聚集了十万灾民吗?各地灾民并非都往开封府城来,再者后续还有粮食送来,现在要先安定人心,让百姓知道朝廷救灾的决心……难道你赵知府对此有意见?”
沈溪跟之前于驿馆相见时的和颜悦色不同,此时神色严肃,大有问责追究之意。
赵铭愈当然知道他在救灾上糊弄居多,做实事少,哪怕热心救灾,也只是面子工程,后续难民连城门都不得入,更有人被赶出开封府地界,赵铭愈生怕被沈溪追究,不敢继续发问。
恰好此时,马九骑马过来,大声道:“大人,开封商会派来的代表说要请见您。”
赵铭愈提醒:“不过是群投机取巧的商贾,他们之前救灾毫无作为,只是趁着您来才拿出一些粮食,这些粮食还不知从何得来,是否干净,或许只是一些陈粮,不如让下官去打发他们。”
沈溪一听眉头皱了起来,让马九从堆砌得像座小山般的米袋堆里随意取下一个米袋,当众打开,他上前伸出手,从袋子里掏出一把米,凑到鼻子前闻了闻,然后摊在手心送到赵铭愈面前:“赵知府看看,这是陈米吗?”
即便是在夜晚,火把照映下,赵铭愈也能看到那确实是好米。
“这……”
赵铭愈不知该如何回答,支支吾吾道,“一袋粮食而已,不能以偏概全。”
沈溪将米放回到米袋中,叹息道:“地方商贾肯救灾,本官当然要见,开封士绅代表本官也要见……朝廷赈灾粮食需要十天以上才能运到,这些天的赈灾要靠地方存粮大户相助,赵知府这次提供方便,让他们运送粮食出城,已是大功一件。你随本官去见见这些人。”
赵铭愈道:“下官是否要派人进城通知士绅们?”
沈溪看着远处:“先见商贾,至于地方士绅,可以等明日一早再见。本官有些疲累,进城后先行休息,后续事项等明早再作安排。”
……
……
沈溪的确太过疲累,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拖着几乎迈不动的双腿去见地方商贾代表。
为首者正是之前帮忙筹措粮食的开封商会会长吕梁霖。
“草民参见沈大人。”
吕梁霖带着两名商人来见沈溪,见到沈溪近前,直接跪下来磕头。
沈溪摆手道:“不必多礼,赈灾之事刻不容缓,起来说话吧。”
吕梁霖站起来,看到沈溪身后的赵铭愈,明显吓了一跳,赶忙又拱手行礼:“参见知府大人。”
赵铭愈板着脸道:“不必多礼……沈国公已到,今后但凡救灾之事,一切听从沈国公调遣……”
“是,是。”
吕梁霖本来想从怀里拿出什么,但发现赵铭愈在沈溪身边,不敢妄动,这一幕清楚地落入沈溪眼中。
沈溪道:“赵知府先去安排赈灾之事,城门暂时开启,让老弱妇孺好好休息。”
赵铭愈为难地道:“大人,现在城里已容纳不下更多灾民,是否就让他们在城外歇宿?”
沈溪板着脸道:“若是连老弱妇孺都得不到妥善安置,本官来此的意义何在?赶紧去安排……马将军,你去协助赵知府。”
“得令!”
马九毫不含糊,提着马刀过来,如豺狼般恶狠狠地打量赵铭愈。
赵铭愈不知道这个“马将军”是谁,但见马九态度,便觉来者不善,赶紧按照沈溪的吩咐去开城门,安排部分难民入城。
等赵铭愈带人离开后,沈溪才看着吕梁霖以及他身后的商贾代表,“本官刚抵达开封城,尔等便借出粮食,帮助本官赈灾,实乃体恤民情之举。你们之前的来信,本官看过,既然你们在赈灾中立下大功,本官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
沈溪如此说,等于同意开封府地方商贾参与新城建设,获得新城生产的工业产品的销售权,加入到由沈溪主导的全新商贸体系中去。
吕梁霖惊喜交加:“这些粮食,都是我等捐给朝廷的,不是借。”
沈溪道:“规矩怎么定的便怎么执行,想来本官做事的风格你们有所耳闻,借的东西必不会亏欠。现在是非常时期,但凡肯为朝廷,肯为本官,肯为百姓着想之人,本官都要让他得到实惠……这也算是承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