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五章 随军(第2/4页)

“请!”

沈溪侧过身,请张懋和夏儒先行。

但张懋和夏儒都没有在沈溪面前拿乔,礼让一番,最后三人几乎并行着跨进校门。

路上张懋转头问道:“之厚你过来,是要见从这里毕业的军官吧?他们少有上阵锻炼的机会,不过能力都不俗,老朽之前便跟下面的人说,从军事学堂出来的将领都要优先提拔。唉!可惜啊,今年好像没有再录取学生了。”

沈溪道:“对鞑靼之战结束后,在下上呈过重开军事学堂的奏疏,不过朝廷现在都没回复。”

张懋疑惑地问道:“之厚,你多次面圣,就没跟陛下当面提过?”

沈溪笑了笑,道:“提是提过,陛下对此并不上心,所以暂且只能把事情押后,或许要等在下领兵回来后军事学堂才会重启。”

“哦。”

张懋笑着点头,道,“事情总归有个轻重缓急,现在最重要的是将中原乱事平定,别的事情都可以往后放放。”

进到学堂公事房,沈溪招呼二人坐下,马上有仆役进来奉上香茗。

张懋将自己的来意说明:“知道之厚你明天就要出兵,所以今日老朽跟国丈过来看看,是否有需要我等帮忙的地方。”

听起来理由很充分,但沈溪却认定张懋一定有事,只是张懋脸上那老狐狸一般的笑容让人实在难以琢磨。

沈溪有些厌烦揣测张懋到底在想什么,道:“出兵准备工作基本已完成,明日一早在下便会出城统领兵马出发,先谢过两位好意。”

“太见外了。”

张懋笑眯眯地说了一句,随后往夏儒身上看一眼,但夏儒在这种场合总是放不开,坐在一边讷讷不言。

张懋只好接着说道,“之厚,你跟于乔见过,想来后续朝事应该安排得差不多了吧?比如说,出兵后京城守备问题……”

沈溪微微眯眼,道:“张老不会是想说,现在京营提调,也就是驸马都尉不能胜任现在的差事吧?”

张懋一怔,随即笑道:“之厚你说话就是直接。其实是这样的,宫里边有话传出来,要让张氏兄弟回五军都督府办差。”

张懋说到这里,夏儒望着沈溪的目光中带着几分热切,似乎对张氏兄弟是否回朝的问题非常在意。

哪怕朱厚照对两个舅舅下了狠手,但张太后在朝中的影响力还是在的,现在无论是谢迁又或者是杨廷和等人,都会觉得正德皇帝不靠谱,潜移默化中都往张太后那边靠拢,张太后想要借助大臣的力量让两个弟弟重回朝堂执掌权柄,便有意识向五军都督府施压。

沈溪摇头:“在下从未听闻此事。”

张懋叹道:“老朽不是说对张氏兄弟有何偏见,但他们做事……的确难以服众,你马上就要领兵出征,你走后这两位指不定如何折腾……就怕到时候没人压得住!”

“不是有谢阁老么?”

沈溪故意提了下谢迁的名字,想看看张懋的反应。

张懋为何来找他,沈溪已基本明了。

这种事张懋本来应该去找内阁首辅谢迁想办法,来找他说明张懋觉得谢迁在立场上有偏狭。

以沈溪知道的情况,现在非但谢迁,连杨廷和都开始往张太后靠拢,如此一来那些跟张氏兄弟有利益冲突、不想看到这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回朝之人,只能将着眼点放到沈溪身上。

张懋道:“谢阁老是何脾气,其实之厚你该明白,不需要老朽赘述吧?”

难得见到圆滑世故的张老头在自己面前开诚布公说事,沈溪也就不再兜兜转转,直接道:“张老既提到谢阁老,那在下便说一句,其实近来谢老在出兵以及偏帮张氏兄弟之事上,思想已有转变,不然的话太后为何不通过谢阁老想办法?若谢阁老在朝中发动朝臣联名上奏,或许陛下一念仁慈便既往不咎了呢?”

张懋皱眉:“之厚的意思是说……老朽不该来找你?”

沈溪道:“此事涉及朝中外戚间的争端,在下如今身份不像从前那般中立,很难出面,毕竟舍妹如今就在皇宫里……”

说话间,沈溪特意看了夏儒一眼,大概意思是说,有关张氏兄弟的问题,最好他跟夏儒都不要出面,由得张太后去折腾。

如今问题的关键已不是朝中大臣支持谁的问题,而在于皇帝跟太后间越来越不可调和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