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八四章 移驾审案(第3/5页)

沈溪面对这么一个“能干”的“属下”,并没什么欣赏成分在内,历史上的江彬到底有多无法无天,他一清二楚,这位根本不是他想要收拢的“人才”。

沈溪简单一笑:“不必了,就算衙门设下来了,审案也未必就是今日,大过年的谁想惹一肚子不痛快?要审案,等明天再说吧。”

江彬一怔,问道:“大人,今天……不审了?”

连一边的大理寺少卿全云旭也对沈溪的决定感到意外,看起来风风火火,到最关键拿人问案的环节,沈溪却不着急了,要把事情缓一缓?

沈溪道:“陛下说过,现如今握有证据的锦衣卫指挥使钱宁不在京城,谁牵涉到案中,本官这里没有确凿的证据,直接把人提来过堂,那不等于打草惊蛇?若是一般人等也就罢了,涉及京城勋贵,更不能操之过急。”

沈溪大张旗鼓成立专案组,却并不急着审案。

随即沈溪便打道回府,好像此时的他觉得过年更重要。

而大理寺上下却不能掉以轻心,钦命成立的专案组就在这里,就算过年他们也不得清闲。

事情很快传入宫门,张太后本计划趁着过年这当口跟儿子见上一面,甚至打算主动去豹房探望儿子,却被高凤告知,说是沈溪在大理寺准备开公堂审问逆党案。

“……御旨是陛下所下,不过听说在这之前,沈大人曾去豹房求见陛下,也就是今日之事,之后陛下便下御旨让沈大人到三司衙门开衙审案,还派人将两位国舅的府宅给围了,不过听说现在建昌侯正在寿宁侯府内……”

高凤到底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他的消息渠道相对广泛些,有张太后作为靠山,他在朝中并不太惧怕张苑的打压。

张太后黑着脸问道:“这案子明确说明牵涉到张家人了吗?”

高凤想了下,这才回道:“并未说有关,不过民间已传得沸沸扬扬,消息源头不知从何而起,午后大理寺在京城各处张贴公告,不允许百姓随便议论逆党案。”

“现在都已经传开了,禁止有何用?”

张太后有些生气地问道,“提前干什么去了?”

高凤这次不敢应答,因为他知道这件事他负有知情不报的责任,不过在他想来,就算消息及时报给张太后知晓,最多只是将谢迁叫来嘱咐一番,没什么大用。

张太后道:“事出时,哀家就跟朝中人打过招呼,当时不是说有人查这案子?张苑那边怎么说的?”

高凤回道:“太后娘娘,这次张公公没牵扯进案中,听说是锦衣卫的人在查……”

张太后面色很不好看,又问道:“沈之厚那边是怎么回事?之前不是让谢阁老去跟沈之厚打过招呼?他为何就是要跟张家人过意不去?”

“这……”

高凤不知该如何去回答。

高凤一边想在张太后面前告沈溪的状,一边却又怕被沈溪得知后报复,所以他说话小心翼翼。

张太后一摆手:“现在你去豹房请见,能见到皇上吗?”

“老奴怕是难以面圣。”高凤显得很为难,低下头道。

张太后皱眉:“那就让能见到皇上的人去说,不管怎么样,寿宁侯和建昌侯都是当今圣上的亲舅舅,就算不看他们的面子,也要看哀家的面子,无论这案子牵扯到什么人,他的两个舅舅一定不会图谋他的江山。”

高凤赶紧应道:“是。”

张太后想了下,又道:“去告诫一下沈之厚,让他做事小心点,想挑拨陛下跟张家关系的人,都是朝中蛀虫,就算他沈之厚再劳苦功高也不例外……若他还想在朝中当官,就要守规矩。”

高凤这下为难了,因为张太后的意思,是让他去警告沈溪,心想:“若我去了,那沈之厚不就知道是我在娘娘跟前告状?”

有念于此,高凤道:“娘娘,要不您派个太监去递话?若是老奴去了,怕是那位沈大人……会多想,以为老奴在背后做了什么。”

张太后狠狠地瞪了高凤一眼,道:“你不想去?也罢,哀家让旁人去,不过你一定要把话带到皇上那里,再让皇上把围着他两个舅舅府宅的兵马给撤了……真不知他要做什么,旁人不相信,连至亲之人都不相信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