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五章 血战(下)(第2/3页)

“呜呜——”

苍凉的号角声中,土木堡城内城外火光处处,不管怎么看,守军似乎都没有能力再支撑下去了。

甚至在这漆黑的夜晚,都能见到土木堡城墙下方升起的浓烟,亦思马因不知道那着火点是如何烧起来的,城墙上似乎在向城下射燃火的箭矢。

“不对,难道城墙下方埋藏有大量火药,不然为何明军会如此做?”

亦思马因感觉背心发凉,他对于土木堡内贮藏的火药数量没有个清楚的认知,连城中具体的兵马数量也只是猜测。

有轻骑快速而来,没有下马便直接奏报:“国师,城南被敌军反扑,城门得而复失,杀入城中的四百多骑,无法突出重围,请国师派兵马增援!”

仗打到现在,差不多两个多时辰过去,鞑靼人赖以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由始至终都没有发挥作用。

明军在城外的防御阵地,严重影响了骑兵的发挥,鞑靼人几乎是用血肉之躯在推进,等察觉明军似乎有意识地放弃阵地后,各路鞑靼人马怕麻烦,见明军不再抵抗,干脆放弃逐段逐段战壕的夺取,而是直接用沙袋和原木填出一条道路来,又或者是用木板和梯子搭设桥梁,渡过堑壕。

但逼近城池下方后鞑靼人发现,即便只有眼前只有破败不堪的城墙,他们还是无法做到一击而下,因为鞑靼兵马只能从填平或者是由木板和梯子搭建的狭窄通道通过,不能形成规模效应,更类似于添油战术,很多时候前方兵马已经杀到城下,后续部队相隔还有一两里。

……

……

土木堡内,沈溪正在城南城头指挥战斗,他身边是厚厚的盾牌阵,鞑靼人的箭矢不停从头顶和身边飞过,即便将士们都感觉中军主帅的位置太过危险,强烈要求沈溪退到城墙下方躲避,但他依然咬牙坚持在一线。

“大人,鞑子在城北用云梯攻城!”

“沈大人,城西有鞑子杀入城门,已被我军排枪击退!”

“大人,城东鞑子弓箭太多,我军炮火受到压制……”

沈溪作为防守一方,又是遭遇四面攻城的状态,同时要应对不同方向得到的不同讯息而做出临场反应,如果有任何一环做得不够准确,那这一战明军很可能就会全军覆没。

根据不同的信息,沈溪处理的关键在于控制节奏。面对鞑靼人不计损耗地进攻,为了保存实力,他不得不命令官兵暂时放弃城塞外围防御,将鞑靼人吸引到更靠近城池的地方,如此一来,就算他手里只有八千人马,但有防御工事和火器加持,也能给对方创造出数万兵马的损失。

“火炮继续轰击,无论炸到多少人,先稳住城墙防御,一旦某段城墙失守,又或者鞑靼人大批攻入城中,官兵立即从城墙上撤回城内阵地,同时发射蓝色烟火预警……”

四面城墙,沈溪设下十六个主要防御点,每边城墙都有四处,一旦城墙失守,就要发出蓝色烟火通知。

城外鞑靼兵马之所以进展顺利,在于前方明军官兵,此时全部躲进堑壕间隐蔽的藏兵洞。一旦发现信号,埋伏的人马就会行动起来,将鞑靼人后续兵马阻断,先用地雷以及震天雷发起突袭,再用弓箭和火铳进行浪射,令鞑靼人首尾不能相顾。

同时,由于敌我混杂在一起,进攻中的鞑靼军队占据多数,对方的火炮没办法再发威,相反明军则五所顾忌,只要向暴露在火光中的鞑靼人射击即可。

自战事开启到现在,已经有三个时辰,小小的土木堡处处都是火光,沈溪所能感觉到,到处都有鞑靼兵马,如果不是城中士兵并无撤退的路途,恐怕这会儿很多人已当了逃兵。

“啊……”

就在沈溪略微失神时,他身旁一名护卫兵被流矢射中,箭矢直接射进他的脖颈中,人直接倒了下去。

随即盾牌阵将小小的缺口堵上,连盾牌兵心头都带着震撼,毕竟死的人就发生在他们身边,在他们亲眼目睹之下殒命。

鞑靼兵马从城南方向发动几轮进攻,察觉到明军的火炮攻势相当猛烈后,选择暂时撤兵。

之前的战事异常惨烈,杀进城里的四百多鞑靼骑兵先是遭遇陷阱和绊马索,后来又经受排枪洗礼,等跳下坑道时又踩上铁蒺藜,最终悉数毙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