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四章 活靶子(第3/3页)

沈溪手头有大批佛郎机炮和炮弹,这要归功于鞑靼人“送货”上门,鞑靼人原本想利用明人的火炮来攻城,结果沈溪的“马雷战”令鞑靼人弃营而逃,这些佛郎机炮和炮弹,都落到了沈溪手里。

沈溪有了这批佛郎机炮助战,防守轻省了许多。

防御工事修筑到城外后,沈溪把各个方向都编好了序号,即便是晚上,只要告诉向哪个区域开炮,炮手便会按照相应的射击诸元调整炮口,炮火覆盖不再有盲区,鞑靼人想通过土木堡防御体系,必须要经过弹雨的洗礼。

明军出动了佛郎机炮,而鞑靼人面对守军又宽又深的战壕束手无策,不得不考虑撤兵的问题。

要知道鞑靼兵马在攻破张家口、宣府镇城和保安卫城后连续出兵,士兵们已经高度疲劳,如今又是夜战,他们对于地形极为陌生,只知道前面是一座孤城,自己还是从山下往山上仰攻,如今遇到火铳、弓弩和火炮的接踵攻击,冲在前面的鞑子兵死的死,伤的伤,损失非常惨重。

“鸣金收兵!”

亦思马因在获得前线急报后,马上下达后撤的命令。

其实不用亦思马因下令,前线的鞑靼兵早就开始溃逃,没人愿意留在明军的阵地前充当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