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捕头·下 第二十五章 浅语诉深情(第12/16页)

她依然是府衙的捕头,姚致远任命后多看了她两眼,也不知道那眼神里是个什么意思。也许是因为蒋熙元格外关照过,也许是他并不满意蒋熙元的关照。但终归这过渡尚算平稳。

她对姚致远没多大好感,也没有什么恶感,只是不习惯。但好在这人也并不是冯步云之流,也许在价值观方面出入不会太大,聊以自慰。

府衙中的各司官员开始了新一轮的逢迎,有人暗悔巴结蒋熙元巴结得太早。结果他没待几个月屁股就挪了位置,要命的是,还是降职,白费了许多心思。

这一来,对于蒋熙元曾经所看重的夏初越发没了什么好脸色,夏初倒也无所谓,自己该做什么做什么,只是心里总别扭着,远没有了蒋熙元在时的兴致。

蒋熙元去了国子监就任博士,司太学,其余的几个博士和祭酒都有把岁数了,对蒋熙元多少有些不屑之意,不认为他能做得起这个博士。

还有人上了表,痛陈了国子监的重要意义,贻误教学于朝廷的危害,想让苏缜把蒋熙元赶紧弄走。苏缜看了只当没看见,表彰了几句老学究们的爱国之心便不了了之。

老学究们铁板一块,蒋熙元插不进他们中间,他也没打算这样做,常日里无事倒是多与学生混在一起。学生与他年纪相若,混熟了他倒是颇受欢迎,愈发让那几个老头看不顺眼。

国子监的事由清闲,蒋熙元几乎每日里都去找夏初,有时候带一些新奇的吃食,有时候是街边的玩意儿,都不贵重,却很有趣。这中间时不时混杂着珠花簪子、胭脂香粉,暗示之意甚浓,却全被夏初束之高阁了。

蒋熙元问她府衙如何,她总说还好,有时与他讲讲案子,兴起时仿佛又是一起查案的时光。她刻意不去问皇上,也不想问朝中之事,可身在府衙却很难避免这些事灌到耳朵里。

就像她自觉与国事无关,而实则却也逃不开朝中势态的影响。

日子缓缓滑到五月底,姚致远从吏部要的司法参上任,原凤城衙门的司法参钟弗明一番走动得了这个缺,品阶虽没变化,但毕竟是京官了。

夏初的捕头之位依然没有变化,但钟弗明却补充进了新的捕快,自己的人手,面上是过得去的,但接案子问进度查卷宗钟弗明皆不经夏初的手。很快,夏初这位置便被架空了,变成了府衙的形象代言人。

有她戳在这儿,百姓便觉得府衙就是青天。闲着一待有钱赚的日子多少人求之不得,可夏初之所以待在这里,图的却不是那点银两。为此她甚是苦闷。

姚致远是京兆尹,辖了西京及京畿郡的各项事务,但他毕竟不是蒋熙元,无暇去理会捕头捕快这样细枝末节的事情。夏初自己也觉得根本不够交情去跟他说些什么,她能留任捕头已经是蒋熙元的面子了,做人脸皮总不能太厚。

夏初起先很努力地想与钟弗明搞好关系,想维护蒋熙元创造的风气与局面,可最后还是败在了钟弗明敷衍的笑容里。

几个捕快起初一直很维护夏初,强硬排外,结果闲得几乎长毛,既不像从前冯步云在时可以受点银钱创收,也不像蒋熙元在时可以实现自我价值。慢慢地也开始接受了钟弗明的安排。

夏初每天整了衣冠上班,扶着佩刀往捕快房里一坐,三壶茶到黄昏再回家,自己都觉得可笑。

终于有一日,她在看见常青从赌坊钱管事手里接过银子,放了那打人的护卫后,心中彻底没了想法。常青红着脸支支吾吾,夏初却什么都没有说,转身离去。于是,六月下旬夏初正式向府衙告了长假,不去了。

“你想好了?”蒋熙元问道。

他不是不知道夏初如今的处境,朝中老臣现在忙着在各部衙门安排自己的人,国子监那样的地方都是暗潮涌动,更何况府衙。他有心想让夏初不必受这些干扰,不用理会庙堂之上的纠葛,但她毕竟不只是个普通的百姓,大势之下很难逃得了影响。

“嗯。”夏初郁闷地点了点头,起身进厨房把烧好的水拎了出来,沏上了茶。现如今她这茶也是好茶了,连茶杯都讲究了起来。蒋熙元来得频繁,口味刁,爱讲究,塞了一堆的好东西进来,差点儿连房子都给她换了。惹得夏初发了一通火才算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