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捕头·下 人第二十三章 人言何所畏(第6/15页)
蒋家递了这么个不大不小的错处想暂避锋芒,蒋柱棠又把话撂在了明处,若如此私下里有了共识,他手脚便会松快不少。苏缜的心情开朗了些许,这一番话下来,对蒋熙元动兵一事倒也去了不少疑虑。
“老将军真性情,朕倒甚是喜欢。”苏缜神色愉悦地喝了口茶,“朕信得过蒋家,更信得过蒋熙元。有错自然要罚,但当日之功朕也绝不会忘了。若无蒋家助力,朕也不是今日光景。老将军只管宽心便是。”
“臣不敢居功。”蒋柱棠低下头去,浑浊的眼中半是无奈半是宽心。苏缜的话绕了圈子,既没有否认他的说法,也算是安了他的心。
“老将军谦虚了。”
“臣还有一事相求。”蒋柱棠拱了手道,“亲兵一例乃先帝对老臣的信任与恩典,只是现在家国安稳久无战事,臣想请皇上裁撤。”
苏缜挑眼看了看他:“老将军不必如此。”
“必要必要。”蒋柱棠笑道,“这兵在蒋府也吃着不少口粮,还得置办新衣。人老手紧,心疼得慌。臣以为倒不如归了禁军,或者,干脆散了,蒋府置他们些田地,好生过日子去吧。”
苏缜像听见了笑话一般,甚是愉悦地与蒋柱棠说笑了几句,撂下个“此事再议”,便揭了过去。蒋柱棠知道这事儿多半就是这样了,心里算是彻底踏实了下来,想起蒋悯昨天找他说的事,便融在话里与苏缜念叨了几句。
“赐婚……”苏缜此刻心情难得不错,听完后弯唇一笑,道,“朕从前倒是私下答应过他,只是延宕到现在他也没再提起,怕是心未有所属。这样,老将军也别让他跪着了,明日让他进宫来,朕帮您问问他便是。”
辞别苏缜,蒋柱棠坐马车回了将军府,远远地瞧见自家管事正在指挥着下人扫门头,挂红披绿地为大婚做着布置,默默地舒了口气。
如此方算是妥当了吧?
今上初登大宝重用蒋家自然是好的,若有一日羽翼丰满了,往时助力之功难免会成为来日掣肘之罪。
从咏薇定下要入主中宫之日起,他就在想着如何敛了蒋家的锋芒。昨日的事情在他意料之外,却也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台阶。与其这次强保了蒋熙元,承了皇上一个情,倒不如顺流而下。风口浪尖,他还真舍不得让熙元顶上去,花无百日红,盛极必衰,闲散富贵方是长久之计。
蒋家不必烈火油烹,只要子孙安稳,他百年之后也能瞑目了。只希望家国太平再无蒋家用武之地,儿孙也能明白他这份苦心便好了。
刘起一早就去了西市查事,在茶楼问了一圈后很快便把王槐给问了出来。西市茶楼里还有人在谈着月筱红的案子,而更多的说的则是蒋熙元与夏初的那所谓“秘辛”。
刘起听见了难免来气,说人家不辨是非以讹传讹。可人家却说有人看得真真的,蒋大人到府衙前可是抱着夏初进去的,这哪里是清清白白的意思。
弄得刘起干生闷气却无力反驳。这事儿非说是假的,刘起也觉得底气不足,毕竟自家少爷对人家夏初还是存了点儿不轨的心思的。可那毕竟只是心思,起心动念若也当了罪,西京城的人得斩去一半。
也亏得蒋熙元嘱咐了刘起不要妄动,不然他有火没地方撒,真有可能冲去镖局把王槐宰了。眼下他只能笨嘴拙舌地与人吵上几句,愤愤而出。
下午把消息带给了仍在祠堂的蒋熙元后,蒋熙元深叹小人难养,叹完之后却与苏缜不谋而合,没让刘起去动他。
“解铃还需系铃人。”蒋熙元倚着门道,“等铃解了再说不迟,不过一个王槐,死起来太容易了。”
刘起憋了一肚子的气闷和不忿,领了蒋熙元的令又去酒楼买菜,装了满满一食盒,给夏初送饭去了。夏初今日的精神尚可,就是眼圈发黑,刘起问她是不是伤口疼没有睡好,她只是支支吾吾说了个是。
“夏兄弟,你放心吧,我们老太爷今儿进宫去了,没坏消息就是好消息。还有,那流言的事我也问出来了,你猜是谁背后下的绊儿?”他一边说着,一边给夏初把裹着伤口的布揭开。他手重,也没有蒋熙元那么精心,扯得夏初龇牙咧嘴又不敢吱声,从牙缝里挤着问道:“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