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捕头·中 第十九章 黯然独自凉(第6/16页)

皇上迷的不是月筱红,而是月筱红所代表的那一天。皇上也很可怜,想睹物思人还要绕这么大的一个圈子。

他在想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但之所以会犹疑是不是错,盖因为不知道什么才是对的。要是当初不相见多好,可要是当初不相见,真的就好吗?他不知道。

如闵风所说的那样,安良惴惴不安地把月筱红的事情说了,苏缜听后愣了愣,随即垂下眼眸沉默半晌,低声苦笑了一下:“罢了,不听了。”

安良见苏缜神情有点沮丧,便壮起胆子道:“皇上,奴才也觉得宫里听戏没什么滋味。皇上若是闷了,奴才陪您出去走走可好?”

苏缜仿佛是没听见这句话,看着手里的茶盏,缓缓地捏起盖子,又“叮”的一声放下:“月筱红死了……”

安良抬眼快速地瞧了苏缜一眼,不明白他是何意,点头道:“是。来报的人说是暴病身亡,月筱红一直有哮症,大约是夜里发了病。”

苏缜并不关心月筱红,他甚至连月筱红的扮相都不记得了。他只记得那天是四月初十,他想听月筱红再唱一出《游龙戏凤》,想有一个背景让他沉迷其中,敞开地回忆一下。

可月筱红死了,这个西京名伶的突然死亡忽然让苏缜感到一种无由来的恐慌,一种旦夕祸福的无常之感。

那天他赏了百两银票,那天他和夏初饮了一壶白茶,那天他与夏初讲了月筱红的唱腔,那天夏初还夸奖月筱红扮相柔美更甚女子。那天,就是从德方班急急风的鼓点中开始,如今还时常回响在心里。

然后月筱红突然就死了,那是他第一次看月筱红的戏,竟不料也是最后一次。

苏缜想起了那天他与夏初道别的傍晚,天色在将黑未黑的边缘,夏初对他笑了笑,然后转身跑进了巷子,身影渐渐模糊。

他在回宫的路上还在想夏初何时会回来,还在猜她会送给自己什么东西,然后,一切戛然而止。原本是他自己要掐断的念想,此刻他却忽然有些害怕了。

会不会就再也见不到?是不是她转身前的那个笑容就是结局?夏初若有一天离开,会不会终自己漫漫一生,也再不能多看她哪怕一眼?无论生死,自此两茫茫?苏缜这么想着,就觉得心里空得发疼。

他很想找个人问问,问自己要如何做才是对的。皇帝要学着隐忍和放弃,但苏缜却不想遗憾和后悔。可什么才是不遗憾不后悔的结局,他又该问谁呢?

他忽然想起了苏绎,那个为了一个男人失去所有,甚至性命的皇兄。那时他曾暗暗地笑过苏绎的痴,笑他何苦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坦诚自己隐秘的感情。

他还曾经想过,若是他便不会那么做,那样的不洒脱。来日得了天下何须去说,来日若失了身家更不必再说。可现在他好像能明白苏绎了,他害怕后悔。

谁能洒脱?既动了感情,还谈什么洒脱?

苏缜放下茶碗站了起来,安良近前两步准备伺候,可苏缜却摆了摆手,轻声道:“不必跟着,朕想自己走走。”

外面依然是阴沉的天,无雨也无阳,辨不清下一刻洒下来的究竟会是什么。

转过天来,夏初的耳朵被月筱红的死讯塞满了。平时她也没觉得自己身边有这么多的戏迷,如今月筱红一死,仿佛个个都成了戏曲专家似的。

夏初虽然不懂戏也不熟悉月筱红,但她同样感到惋惜。对她而言,月筱红已经化身为了一个符号,代表着她与苏缜的一次心动回忆,就像泰广楼、福记羊汤还有那一抽屉信笺和礼物一样。

也许是她可以用来回忆苏缜的东西比较多,也许是她不像苏缜那样可以选择相见或者不相见,所以对于月筱红的死,她并没有苏缜那样的感伤。

自从在泰广楼门前看见过安良之后,夏初独自一人分析了很久。她认为苏缜并不是没有时间,因为即便没有时间出来,他也可以像从前那样来封信,安良有时间去趟泰广楼就有时间给她送信。

所以苏缜是根本没有打算来见自己。为什么?她不知道。她猜不出苏缜消失的理由,因为她连他是谁其实都不知道,但她却得接受他消失这件事情。她也只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