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六合一统 第1135章 伏击(第2/3页)

“呜——”随着刺耳的哨音不断响起,这些泥人如猛虎出笼一般,冲出沼泽,带着一身腐烂的泥臭味,直向叛军冲去。

叛军什么时候见过如此骇人的敌人?他们甚至感觉对方都不像是人,而是刚从地府里爬出来的厉鬼,恶魔。

没等交手,叛军就已被吓光了斗志,可泥人们不会因为你的胆怯而终止对你的痛下杀手。

众多的泥人冲到叛军近前,二话不说,提剑就刺,一时间,人们出剑时的嘶吼声和中剑时的惨叫声,混杂在一起,响成了一片。

两千的叛军,被数百名的‘泥人’杀得毫无还手之力,最后人们连逃跑的欲望都没了,纷纷扔掉武器,双手抱着脑袋,缴械投降。这支埋伏在黑水山的军兵,正是来自于贞郡军。

他们的人数并不多,山上和沼泽里的军兵,加到一起还不到一千人。第一兵团里,只有一个营过来埋伏,而负责带队的人,却是刚刚升任为副兵团长的蔡煌。

此时蔡煌也和大多数埋伏在沼泽里的兵卒们一样,满脸满身都是淤泥,已完全看不出本来面貌。对于投降的叛军,他是一点没客气,下令全部处死。

两千叛军的尸体,就被贞郡军胡乱地丢弃在官道上,而后,蔡煌带领着众人,继续回到各自的埋伏地点。

只见人们纷纷回到沼泽地里,身子继续沉在泥潭内,只露出脑袋在外面,由于人们的头上全是淤泥,和沼泽地已完全融为一体,别说是在乌漆墨黑的深夜,即便是在大白天,若不走到近前,仔细观察,也很难看出来浮在沼泽泥潭上的那一颗颗圆滚滚的泥球,竟会是人的脑袋。

蔡煌是个吃一堑长一智的人,在军装甄选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顾青灵提出的伪装概念。当时他的确很气恼,但伪装的概念也深深植入他的脑海中。

现在他率部埋伏在沼泽地里,秉承的就是顾青灵提出的伪装概念。而且在以后的用兵当中,善于伪装这一点一直都是蔡煌的强项。

以蔡煌为首的贞郡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剿灭了叛军的先头部队,在后面,狄远也率众与叛军的主力展开了交锋。

贞郡军是什么时候流窜到南城外的,叛军方面毫无察觉,随着贞郡军的大队人马冲杀出来,叛军才恍然大悟,原来贞郡军的营地之所以风平浪静,毫无动静,是因为贞郡军根本不在营地里,而是提前埋伏到了南城外。

对方竟然把己方的行动,提前预料得一清二楚,这简直太恐怖了。尤启和萧飞鹏都无心与贞郡军作战,可要命的是,他们现在想退回川州都退不回去,叛军可不是独自出城、来去自由的,他们是护送着叛军家眷出的城。

他们当然可以调头撤走,但叛军的家眷们走不了,直到现在,叛军家眷的马车还在源源不断的出城,现在让所有出城的马车调转回头,逃回城内,已然没有可能。

即便明知不敌,尤启和萧飞鹏也只能硬着头皮打这一仗。

以狄远为首的贞郡军主力,向叛军主力发起猛攻。贞郡军推进的时候,阵营中炮声阵阵,将士们不断用臼炮把炮弹打进叛军阵营,把叛军的阵列炸得支离破碎。

没有阵型,想抵挡住贞郡军的推进,那是天方夜谭。贞郡军前军的兵卒们边前进,边开火射击,把混乱不堪的叛军打倒一排又一排。

没过多久,双方之间的距离已不到三十步远,这时候,前排兵卒纷纷抽出铳剑,挂在火铳上,人们由步行推进,变成了奔跑的冲锋。

一把把的铳剑在空中画出道道的寒光,没入叛军的阵营内,接踵而至的是叛军的惨叫,以及铳剑拔出时带出的血光。

“杀——”

即便在冲锋的时候,贞郡军的阵型都是保持完整的,前排兵卒保持着一条直线的队形,喊杀的同时,不断的向前刺出铳剑。

前方的兵卒受伤倒地后,后方的兵卒立刻填补上,保持队形完整,继续向敌军施加压力。

双方的交战只持续了两刻钟的时间,叛军就被彻底打散,接近两万的将士,丢下数千具之多的尸体和伤者,四散奔逃,拼了命的往家眷的马车队伍当中钻,躲避贞郡军的追杀。

狄远见状,一马当先的向前冲去,同时高声喊喝道:“杀光所有叛军及其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