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 图(第2/4页)

Bonnie跟他道谢之后,就回了家。她本来打算按照朋友A说的做,但是,跟闺密绵绵聊完电话之后,她的主意又变了。

绵绵情绪激动地说,光封掉一个微博账号有什么用啦?他还可以继续盗图,然后重新申请账号,或者在什么陌陌啦、探探啦、豆瓣啦,继续冒充Bonnie,简直没完没了!所以,关键是要把这个变态揪出来,然后把他拉黑!不够解气的话,再找人打他一顿都行。

Bonnie觉得,绵绵说得有道理。但是,具体要怎么做呢?

绵绵不愧是个推理小说控,没过一分钟,她就想出了个办法。

她教Bonnie说,可以这样,以后每次在朋友圈发照片,都先把好友分成两组,每组发略微不同的照片——至于不同在哪儿,只要Bonnie自己能认出来就行。然后,再去观察微博上被盗的图,属于哪个分组。这样反复几次之后,就可以大致确定盗图的是谁了。

Bonnie听完有点蒙,啊,什么意思?

绵绵解释说,你看,是这样啊。你有800个好友对吧,先分成两组,每组400人,然后看微博上,那个变态盗的是哪一组的图,这样,就能洗脱另外一组400人的嫌疑。

接下来,剩下的400人,再分成两组,每组200人,重复上述步骤。你看啊,400、200、100、50、25、12、6、3……只要8次,最多9次,就可以揪出那个盗图的变态啦。

Bonnie想了一会儿,这才恍然大悟,对喔!

她恨不得能抱住绵绵亲一口,但她人正在国外留学,要寒暑假才能回来——这也是为什么,Bonnie一开始就排除掉了绵绵的嫌疑。

挂了电话之后,Bonnie重新确认了房门有没有锁好,这才安心入睡。

接下来的几天里,Bonnie照着绵绵说的方法,对微信里的好友进行分组筛选。微博上那个假Bonnie,果然不疑有诈,一直从被分到的组里盗图。Bonnie有时一天发一次,有时一天发两次,一个星期后,就把嫌疑人范围,缩小到一个四人小组里。

这四个人,分别是她的上一任前男友、一个预约了几次但从没来过的患者、一个快十年没联系的小学女同学,最后一个,居然是那天聚餐的朋友A。

Bonnie把这个结果分享给绵绵之后,怀疑的焦点,就主要落在了前男友,以及朋友A的身上。

这两个人,都有作案动机。

当初Bonnie偶然从前男友手机上,看见他跟某人的聊天记录,内容是关于开房后的感想。性格直爽的Bonnie当即发飙,不理前男友百般解释、下跪道歉,坚决分手。前男友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过年过节还给Bonnie发红包、送礼物,但背后似乎对她积怨颇深。

一个两人共同的朋友告诉Bonnie,前男友有一次喝醉了酒,大骂Bonnie是个冷酷无情的婊子。

这样一来,前男友用这种变态的方式报复Bonnie,给她添堵,这个动机说得上充分。

至于朋友A,他的嫌疑也不小。为什么刚好是他,发现了假Bonnie的微博账号?Bonnie回想起来,朋友A应该也是喜欢她的,只是一直没怎么表达。会不会他趁着这个机会,制造一点危机,才好跟Bonnie表白?

再说,那天聚餐时,朋友A下载图片再发到微博上的动作,非常熟练,而且,他中间去了次洗手间,会不会是他先用假Bonnie的账号,设定好了时间,按时就发了出去呢?

那天吃完饭,就是朋友A主动要送Bonnie回家的,这几天里,他也一直对Bonnie嘘寒问暖,还约她吃饭,说是要保护她。

Bonnie越想越觉得,这个变态的盗图跟踪狂,就是朋友A没错了。

绵绵却不这么想,她觉得Bonnie前男友的嫌疑更大。这个人心术不正,人品不好,两人还没在一起的时候,她就有提醒过Bonnie的。

不过,这种争论没什么必要,因为结果很快就要揭晓了。

接下来,Bonnie只要把剩下的四个人再分组,注意把朋友A跟前男友,分配到不同的两个组里,等那个假Bonnie一发图,结果马上水落石出。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不如她们所料。

在Bonnie发出了最后的那组照片后——是两张喝咖啡的自拍,一张能看见咖啡杯耳,另一张看不见——微博上的假Bonnie,却迟迟没有盗她的照片。

不光如此,这个假Bonnie仿佛消失了一般,既没有发任何微博,也没有回复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