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 仿(第3/5页)
高二下学期,小宝的奶奶也去世了,袁妈妈索性把他接到家里,住在小袁隔壁房。两间房面积一样,装修一样,睡的床也好,阿姨做的早餐也好,统统都一样。不过是短短两年时间,小宝真的过上了跟小袁一样的生活——至少看起来是如此。
小袁也慢慢接受了这种变化,虽然小宝处处模仿他,但除此之外,一直对他很好,很尊敬,用言听计从来形容也不过分。就权当是多了个弟弟,再说了,爸爸妈妈表面上对小宝好,甚至有时会偏袒小宝,但私下跟小袁说过了——袁家一切都是小袁的,跟外人没任何关系。当然了,赞助小宝读完大学是可以的,国内任何一家都可以,但是毕业之后,就要靠他自己了。
袁妈妈补充道:“当然啦,前提是他可以考上大学。”
而小袁呢,想去国内外哪所大学,随便,最好是在大学之前,把那个手术做了。毕业之后,家里会动用所有资源,帮助他上升到更高的阶层。说到底,小袁跟小宝还是分处社会的两个阶级,天壤之别,这种实质性的差距,又岂是靠模仿能够弥补的。
这一切,小袁明白,小宝心里也明白,只是他从来不说。
两人就这么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有合作也有竞争,至少在表面上,他们维持着一种脆弱的平衡。打破这种平衡的,是一个叫格格的转学生。
格格是从北京转学来的,说一口字正腔圆的北京话。她脸蛋好看,身材更棒,可惜学习一般,但是也没关系,因为她是艺术生。至于她为什么从北京转学过来,众说纷纭,有的说她爸是贪官被抓了,有的说她母亲离婚改嫁,这些说法反而为她增添了些神秘色彩,有一种公主落难的戏剧感。
那时候,《阳光灿烂的日子》刚播不久,所有人都觉得,格格就是里面的米拉。实际上,格格比米拉好看多了,比她白,身材也比她好,不过眼睛倒是一样的大。
格格从小练舞,身体的柔韧程度,让这群处于发育期的小伙子不由得想入非非。她放学练舞的时候,各年级的男生都跑去偷看,其中就包括小宝。不光看她练舞,小宝还加入了追求格格的大军。
从初三以来,小宝习惯了处处模仿小袁,这一次追求格格,是少有的小袁没做,小宝主动去做的事。又或者说,小宝对小袁的模仿,已经深入到了这样的地步——他清楚小袁会喜欢怎样的女生,所以率先追求格格,用小袁的方式,进行一次超前的模仿。
小宝的预感没错,小袁也开始注意到格格,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可惜到了这时,格格已经跟小宝在一起了,据说是连嘴巴都亲过了。这时候,小袁的失落感又一次涌来。从小到大,那么多喜欢他的女生,他都不太喜欢;第一次主动喜欢的女生,竟然被模仿者捷足先登。
小袁的心里有些复杂,他知道,如果自己也展开追求,有很高概率把格格抢到手。毕竟,他才是真正的小袁,那个优秀的小袁,天之骄子小袁,小宝说到底,不过是个处处模仿自己的“冒牌货”。
夜里他躺在床上,跟小宝一墙之隔,心里也同样冒出了三个字:“凭什么?”
不过,最终小袁还是没有出手。首先当然是学业为重,毕竟马上就要高三了,早恋会影响学习。其次,小宝这一辈子里,大概就这么一件他有而小袁没有的东西,如果抢走的话,小宝也太可怜了。
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小宝跟格格开始早恋,成绩稍微有点下滑,但是不算严重,考上个重点本科问题不大。小袁开始备考托福,准备到美国上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出国留学算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模仿者和被模仿者,正按照预定的人生轨道,按部就班地前进。
直到发生了那件事。
自从初三以来,小宝每一处都模仿小袁,而且模仿得很成功。只有一件事,是他从头到尾、无论如何都模仿不来的——游泳。
在还没上小学的时候,有天晚上小宝爸爸喝醉了酒,回家打老婆,把小宝吓得哇哇直哭。爸爸一直不喜欢这个小老鼠一样的儿子,索性把他夹在腋下,扔到了屋后的池塘里。等到小宝妈妈哭天喊地叫来邻居,下去把小宝捞上来时,他差那么一点儿就要断气了。从此以后,小宝就对水有了深深的恐惧,别说去游泳了,就算从河边走过都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