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私情(第4/5页)

江氏却是不服气:现在端木纭也不理他们,方才还直接把自己拒之门外,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他们握着她的这个把柄还有什么用?!

还不不如出了这口心中的恶气!

江氏攥了攥手里的帕子,又道:“父亲,就算端木姐妹心气高不在乎,那么端木首辅呢?!”

“端木首辅年纪轻轻就中了探花郎,大半辈子官场顺遂,为人一向自命清高,如今他位居首辅,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他能受得了吗?!他受得了孙女与一个阉人扯上关系,受得了别人说他为了权势富贵,不惜‘卖’孙女吗?!”

在一旁静静地饮茶的幕僚王先生这时放下了手里的茶盅,一针见血地说道:“端木家是有大皇子的。端木宪的心里肯定向着大皇子,就算我们用这把柄拿捏他,他也不可能放弃大皇子去选三皇子。”

端木绯则不同,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自然要向着夫家……可惜了,如今不提也罢。

王先生唏嘘了一下,又毫不迟疑地表达了他的不赞同,“如此,不值得。”

很显然,江氏只是想出气,但这样又有什么好处?就算端木宪为了端木家的清誉,一根白绫吊死了端木纭又怎么样,能让三皇子成就大事吗!

王先生暗自摇了摇头,心道:女人就是女人,江大人这个女儿虽然有几分小聪明,气度与眼界终究还是狭隘了点,气头上就完全不顾大局!

“……”江氏嘴角紧抿,长翘的眼睫微微颤动了两下,眸色晦暗如墨。

王先生说的这些她当然知道,但是她就是气不过啊!

王先生也怕她乱来,影响到三皇子的大事,沉思了一下,问江氏道:“五姑奶奶,你可还记得付家大姑娘?”

付家大姑娘?江氏一头雾水地看着王先生。

王先生提醒道:“就是前湘州布政使的付家。”

江氏绞尽脑汁地回忆了一番,终于想起了一个几年前曾在京城盛极一时的名字——付盈萱。

据说,这位付姑娘师从琴艺大家钟钰,是钟钰的关门弟子。数年前在江南的百花宴上以一曲《霓裳羽衣曲》名动江南,从此就有了“琴艺之绝,北楚南付”之名。

想到这里,江氏挑了挑秀眉,问道:“王先生,莫非是那个与楚家大姑娘齐名的付盈萱?”

“就是她。”王先生微微点头,眸光闪烁。

“我还记得当年付盈萱刚随父返京时,一度是风光无限。只是后来就再也没有消息了。”江氏在记忆中又搜寻了一番,不解地问道,“她对我们有什么用?”

王先生勾唇笑了,那自得的笑容中带着一切尽在掌握的姿态,又道:“付大姑娘这几年都在静心庵里。”

京里的高门大户没有几个人不知道这静心庵的,光从名字听来,这是一个庵堂,但其实就是一处收容疯妇的疯人院。

若是哪家后院里出了什么见不得人的阴私,就会偷偷摸摸地把人送去静心庵,明面上可以说是其在吃斋念佛,但其实就是任其在静心庵自生自灭。

江氏当然也是知道静心庵的。

王先生浅啜了一口热茶,润了润嗓,接着说道:“据我所知,付大姑娘当年之所以会被送到静心庵就是因为她在千雅园的牡丹宴上,公然指出端木纭和岑隐存有私情,结果付家为了保全家族,只能以付盈萱疯了为由把她送到静心庵。而碍于岑隐的权势,这件事后来没有人敢再提。”

江氏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心脏突然加快了几拍,耳边仿佛听到阵阵擂鼓声,砰砰作响。

江大人慢慢地用茶盖拂去漂浮在茶汤上的茶叶,提点道:“五娘,爹知道你恨透了端木家那两个不识相的丫头,但也不能太冲动,免得你自己吃了苦头。你要时刻谨记爹曾经教过你,凡事都不能断了自己的后路。”

江氏揉着手里的帕子,咬唇沉默了。

是的,有岑隐在,既然能送一个付盈萱去静心斋,就能送第二个……

她不能拿自己去冒险。

不值得的。

见江氏因为后怕而冷静了下来,江大人这才放下心来,向着王先生点了点头。

王先生立刻心领神会,接着说道:“其实这件事大可以不用五姑奶奶出面,付大姑娘就是一枚极好的棋子。”

江氏眉梢一挑,略显急切地问道:“王先生此话怎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