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丰收时节(二)(第3/4页)

吴耀在窝在李薇怀里,大声叫道,“小姨,麦穗姨姨疼不疼?”

麦穗扭头笑道,“谢小小少爷关心,奴婢的手不疼。”说着又回头,将剩下的苞谷糁子快速贴了进去。

麦芽将厚厚的木质锅盖盖上,向众人笑道,“好啦,再等一刻钟,我们就可以开饭啦。”

虎子加劲儿往里填柴,“快熟,快熟,我好饿。”

赵瑜也跑过去加柴儿,不多会儿两人的脸儿便又成了小花猫一般。吴耀因李薇怕烫着他,不肯让他过去玩儿,他先是闷闷不乐,这会便咯咯咯的取笑起两人来。

李薇肚子饿得咕噜咕噜一阵隐响,又生怕几个小的听见笑话她,便让麦穗看着吴耀,自己向场子那边走去。

此时,长工们已上了工,场子里妇人和半大的孩子们正顶着大太阳扒苞谷皮,一只只金黄的苞谷棒子被扒了出来,摊在太阳底下,黄澄澄,十分耀眼。

她弯腰捡起一只棒子,棒子倒不短,可惜顶端部位约有两三指长的瘪粒未长足,或者根本没有长出来。李薇端详了一会儿,也不确定是墒情不足导致的,还是品种的问题。

再者,终究还是荒地,棒子大少不一,有粗的,比得上成年壮汉的手碗,有细的棒子,只如她的手碗粗细。

方才帮着扒嫩苞谷的妇人,见她望着棒子出神儿,从远处走过来,笑道,“五小姐,旁边的人家都羡慕咱们这苞谷种得好呢,您瞧这棒子看着多喜欢人。”

李薇笑了下,与她客套了两句。然后在心中宽慰自己,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这地要一季一季的养,急不得。

转眼瞧见那边儿青苗几个已停了火,随手拿了几个棒子,往那边儿走去。

虎子手中拿着嫩苞谷唏呼唏呼的啃得起劲儿,瞧见她手中的棒子,含糊不清的问道,“五姐,你拿那个干什么?”

李薇一笑,将它们放在一旁,“好吃么?”

“嗯!”虎子大大点头,又啃了一大口。

李薇转头看吴耀,也正用青苗给的帕子垫着一个小嫩棒子啃得起劲儿,脸上已沾了几点苞谷胚芽儿。不觉一笑,接过麦穗递来的,也坐下啃了起来。

虎子啃了一个嫩苞谷,又去抓小甘薯,刚吃了两口,突然拧眉停下,“五姐,这个甘薯怎么不甜?”

李薇笑了下,一边拿帕子擦手,一边道,“新挖出来的甘薯是不太甜。要想让它们更甜,要把它们露天放在树荫下,晾上半个月到一个月,再吃便会很甜了。这个过程叫发汗。”

“发汗?!”虎子粗眉皱起,“它又不是人,怎么还会发汗?”

李薇一笑,“发汗”是甘薯将淀粉转化为糖粉的过程中,会使甘薯表皮有水气,就象是甘薯出汗了一般,农村人因而给了这么个通俗的称呼。

当然,这么解释虎子也听不懂,便只告诉他,“你只管知道甘薯要发汗后才会更甜便行了。至于为什么要发汗,我也不知道。”

狗蛋在一旁直点头,“东家小姐说的跟俺爹说的一模一样,俺家去年种的甘薯,俺爹也让堆在外面发汗了呢。”

李薇点头一笑,“是呀,甘薯发了汗才好下窖,要不然容易坏的。”说着轻点虎子的脑门儿,“咱们家你最福气,我小时候,咱们家还种甘薯,我和几个姐姐帮着爹娘收拾甘薯,翻晒下窖,辛苦着呢。”

赵瑜偎在虎子身边正啃得起劲儿,突然转头看向大太阳下扒苞谷皮的妇人孩子们,半晌,转向李薇,“小姨,我娘小时候做过这样的活儿么?”

李薇先是一愣,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点头而笑,“是呀,你娘是老大,小时候姥娘家穷呢,就数你娘干活儿多。瑜儿,你今年七岁了吧?”

赵瑜点点头。李薇俯身摸下他的头,道,“你娘象耀儿这么大的时候,就会看着你二姨了。象你这么大的时候,背着你三姨,一手扯着你二姨,还会给你姥娘往田里送饭呢……那会儿你姥娘干的活儿比她们还累,她们还能坐着呢,你姥娘那会儿啊,就象田里的男人们一样,干得都是重活呢。”

赵瑜大眼睛盯着李薇眨了几眨,又转头去看白花花太阳下干活的妇人们,眼角突然滑下一滴晶莹,快速滚过脸颊,砸进他面前尘土里面。

李薇一愣,忙伸手将他拉到跟前儿,环在怀中,笑道,“瑜儿心疼你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