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9/37页)
“待到兵部将旨意颁发之后,你就是我大明最年轻的指挥使,拥有不输于你的父亲的头衔。”
“这是朕之大明的荣光,也是渤海海域无数百姓的福气。”
“你常年驻守边防,这一次受奖叙职,就在家中多待上一段时日,陪陪老母亲,与你大哥叙个旧。”
“待到兵部的人将所有的程序走完了,你再离开也不迟啊。”
这时候的嘉帝哪里还有难为那些大臣们的阴郁不定的模样?
他一脸的慈祥,仿佛将顾盛麟当成了自家的子侄一般的器重。
不,对于一个天家父子竟然处成了陌路人的嘉帝来说,他对顾盛麟可是比对他的儿子要好太多了。
若是一般人,听到帝王是如此的新任和抬举,怕是立马感激涕零,恨不得五体投地了。
但是此次来觐见陛下的顾盛麟,却是带着自己的目的而至的。
在本应该说出:臣领旨谢恩的官方话语的时候,顾盛麟却是彻底的沉默了。
而这种沉默也让嘉帝感受到了什么从而让场内的气氛异常的凝重起来的时候,顾盛麟却在此时开了口。
“陛下,臣惶恐,臣今日的军功,地位,皆是由陛下赐予的。”
“但是臣今日还是斗胆用这些功勋与荣耀换取一个人的性命,微臣恳请陛下,看在此人劳苦功高的份儿上,饶他一个后世安详,豁他一个性命无忧吧!!”
说到这里的顾盛麟,这位从不曾对谁认真扣头的铁血将军,却为了这一个人在嘉帝的面前狠狠的磕了下去。
“砰!”
额头与大殿之上的青玉石板地重重的撞在一起,发出的声音在殿内久久的回荡。
而回应这个磕头之音的却是长久的沉默,沉默到原本提着一颗心的顾盛麟因为那不祥的猜测而将心又给沉到了谷底。
为了打破这压抑的沉默,也为让自己的恳求更加有诚,得不到回应的顾盛麟,抬起额头再一次的磕了下去。
“砰!”
“砰!”
一声接着一声,当这个百战的将军,这个自幼习武被父亲打熬过筋骨的男人额前的青肿变成了血渍斑驳的时候,那个一直坐在高座之上沉默不语的帝王才缓缓的开了口。
“够了!”
只是一句话,就停止了顾盛麟的磕求。
“你是如何知晓胡宗宪的事情?远在威海卫的顾千户,消息还真是灵通啊。”
被问询的顾盛麟却毫无惊慌之色,他只是匍匐在地上,用洪亮的嗓音回答到:“兵部叙职,不曾见兵部尚书。”
“试问,身处兵部,一部之首被秘密扣押,作为胡总督曾经的心腹爱将臣也必须要问个清楚明白。”
“更何况,胡叔叔曾经是父亲生前的至交好友,他也将幼时的末将抗在肩膀上玩耍过的。”
“那时,胡叔叔也曾力排众议,将本应该属于他的浙粤总督之职退让给了末将的父亲。”
“胡总督对于末将,不,是对于父亲乃至于大明,都是有功的啊。”
“陛下,末将不清楚文臣的弯弯绕绕,不懂得朝廷的党派之争,不知晓政权的厮杀更迭。”
“末将只知道,在胡总督任职期间,南海海域千里海防沿线,各路海贼闻风而逃,大势力龟缩不动,偶有不长眼的小股匪患也有海军卫所及时追击剿灭。”
“沿海百姓,收其海防策略之恩惠的,非一个村落,非一城池,而是千千万连线村庄,千千万内陆城池。”
“好,保一方安康,本就是一总督应尽之职。”
“但是在胡尚书任职兵部了之后,整个大明军队随做不到一派清明,但也可保证有功就赏,又罪必罚。”
“且看那俞大猷将军,如此各色之人,不懂谄媚,家境见绌,却可以任一地指挥使,镇守边疆重镇,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那与吾父有些龌蹉的戚将军,也可用兵辽东,给予信任,从不见被人背后打击。”
“在文官不懂装懂的对着大明军队指手画脚的时候,更是胡尚书这种知兵用兵之人,抗住了重重压力,让我等武将能够施展开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