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0章 三步布局和感恩节惊喜(第2/3页)
哪怕只是返点这种方法,还是会让许多制片方产生仇恨,毕竟这相当于破坏行业规矩,让制片方本就低的分成更低了!
但是为了让《夏洛特烦恼》获得更大成功,在春节档上映获得排片优势,压制其他几部香港喜剧电影。
周夏不得不合理运用他掌握的这些策略加以操作。
这早在他拍电影之前就布局了,让中影、旺达入股夏华是第一步。
让他们发行电影是第二步。
这前两步下来,就已经将这两个占据2010年全国票房收入10%、38%的院线跟夏华影视用利益捆绑在了一起。
周夏这第三步便是跟他们谈更加详细的排片安排,继续增大他们的利益,让他们最大程度的支持《夏洛》这部电影。
有了排片,电影质量过关,宣传得当,那还愁票房大战不能胜出,电影票房不成功吗?
此前旺达和中影入股夏华影视,各持有夏华4%的股份,双方达成协议,夏华制作的电影,在两个院线首日享有最低30%的排片!
此后根据电影票房表现增加排片,首日票房冠军的话,次日增加排片到40%;如此累积,每日增加5%,直到保证50%的排片。
当然,如果电影真的卖座,院线和影院能够赚钱,相信不用这个协议,他们也会增加排片的。
这个协议不过是一种双方的约束,可以保证彼此的利益。
不然,周夏也不会让不缺钱的夏华影视,接受两个院线的入股。
而作为《夏洛特烦恼》的发行方,中影、旺达还会获得5%的票房分成。
这样的话,即便是跟同期有这两个院线发行的其他公司的电影,他们肯定也会更愿意支持夏华制作的电影。
当然,本该发行方承担的宣发,由夏华负责后,他们省下了宣发费用,那发行的分成则只保持2%。
这相当他们白白多了2%的票房收入,相对不知道票房成绩如何的电影,反而是更划算的,两个发行方当然愿意接受。
而这次邀请这两方来看片,就是谈判具体的排片让点和返点的方案。
毕竟这两个院线在2010年产出的票房共占全国票房的48%,2011年则合计占据达到了51%。
如果将这两个基本盘稳住,谈好了返点方案,那跟其他几个大院线照例谈判就可以了。
返点其实就是片方的促销手段,类似美国片方跟院线达成的阶梯式分账。
这是国内分账体系形成的特别形式。
尤其是这几年国内电影生产数量增加,同档期上映的电影增多,一些小制作电影,因为没有明星和大导演,排片就十分少。
为了争取让院线安排更多的场次,也就是排片量,电影制片方不得不想尽办法争取排片。
舍弃一部分利益,获得更高的排片,票房总收入增加,分账也会增加,那当然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在这一点上,返点虽然还是潜规则,但已经很受院线方喜欢了。
用一些院线经理的话来说,公司的销售人员还按销售额拿提成了,他们院线方为什么不可以?
他们这也是销售端啊!
通过返点,用利益捆绑院线,压缩同期对手的排片,可谓一举数得。
如此一个制片方和发行方、院线三方都满意的规则,由潜规则逐渐成为行业规则也就不难理解了。
闲话不提。
周夏的夏华影视作为制片方,在让给发行方的中影和旺达2%的票房分账后,如今还剩下41%。
那接下来的谈判就是关于剩下的41%的票房分账的谈判。
双方达成新的补充协议。
1、在之前的合约排片基础上,如果两个院线每增加10%的排片,夏华让出1%票房分账。
2、返点协议,如果在票房产出高峰期的排片超过30%,票房分账返2个点,每增加10%,则票房分账返1个点。
一般而言,每天地电影票房峰值期,工作日是从下班后的六点多开始,到晚上十点前,如果是节假日那从下午两点开始,基本票房就会热起来。
当然还是晚上六点多到九点多是全天的票房产出高峰期。
只要保证了电影在高峰期的场次,那电影的总排片哪怕是低,票房成绩也要好的多。
毕竟一天的票房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五十都是在晚上的几个小时产出的。
有了这两个补充协议保证,那电影排片就能做到保质保量,没什么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