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3/4页)
“记住,”离开前我告诉阿桂,“如果有信来,马上让素莉来叫我。我在黄府。”
“是商会主席黄立松府上吗?”
“没错,我朋友佩璐姐妹俩的娘家。一有信就马上让素莉来。”
***
黄府的内厅中,一个富贵之家为女眷聚会准备的东西一应俱全——窗边摆着玉树花,孔雀开屏的黑色漆木屏风上镶有用母贝和玉石拼成的梅花,麻将桌上备有西瓜子、五香花生、盐渍酸梅。桌边餐具柜上摆着一套为我们准备的茶杯,印着牡丹花,有杏、黄、白三色。茶具旁是一大束新鲜菊花,金色和绯色相间,还搭配了南天竹。
我很高兴能和她们一起坐下来,暂时把日寇抛到脑后。我们洗牌发出的轻柔碰撞声,像是退潮时海浪中的贝壳碎片在翻腾,让我想起大海、沙滩,以及曾经无数次的麻将牌局。有人在笑。窗栏在微风里咯吱作响,像水杯里冰块融化时发出的声音。是的,和朋友们在一起真好。我有些日子没见到阿玲和琪琪姐妹俩了。我们在美容院聊过几句,但距现在已经有好几个月了。阿玲暂停洗牌,手指理了理乌黑的秀发,“你烫的波浪真好看,安丽。”她说,“我的发卷都快没了。”
“你擦太多发油了。”琪琪说,“有什么好奇怪的?”
阿玲和琪琪是我的上下家,我看向坐在对家的佩璐,她脸色黯淡,头发笔直,显得太朴素、太正经了。我想起美发师对我说过同样的话。太久没有和佩璐一起打发时间了,尽管她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我们洗好麻将牌,码成整齐的牌墙,上下两层各十八张。没人知道倒扣的牌面是什么图案。我们把各自码好的牌墙推向桌子中间,形成一座四方的牌城。
“他长得真俊。”佩璐边晃骰子边看着阿州说。
“你马上也会生个俊小子。”我说。
“或者是个俏小妞。”阿玲又加了句。
佩璐脸红了,“哎,阿玲啊。你女儿才是个小俏妞呢。”
“那就是她小名啊,俏妞。”阿玲回答道。
真不该提起儿子这个话题,我怎么就忘了阿玲和琪琪在美容院的对话了呢?她说的那些命理和解梦的灰心话,还有阿玲多么希望给本辉生个儿子。不知道她有没有去找昌佑寺的老住持解梦。
轮到阿玲扔骰子,她扔了一个5和一个4,因为她坐在东风的位置,所以要从自己面前的牌墙开始拿牌。她又扔了一次骰子,这次的数字决定要从牌墙的什么位置拿牌。“还是得靠运气。”她说着,在面前的牌墙上放了两张牌。
我的心思有些飘忽,从安逸的室内飘到远方已是断壁残垣的城墙,又回到我们这个依然受幸运眷顾的小岛。我宁可相信聿明靠聪明才智幸免于难,不过运气也是不能少的。我听到声响,立即回头,盼着是素莉拿信来找我,却只看到黄府女佣端着托盘从门口走进来,盘子里装有几杯柠檬水。她给佩璐姐姐那一桌上柠檬水时,我们继续一次四张地摸牌,把东、北两面的牌墙各拿掉了一小半。我们接过杯子,喝几口酸酸甜甜的柠檬水,拿走各自的最后一张牌。我们三个人手里都是十三张牌,阿玲要多拿一张。
小时候,父母也打麻将。客厅的牌桌是为女眷摆的,书房里则为男人摆着一桌。夏天他们在院子里打,脚边蚊香袅袅。我坐在角落里听他们的动静,先是哗啦啦的洗牌声,然后是比较规律的摸牌出牌声,自始至终伴随着的吃喝声——杯子叮当作响、嗑瓜子、剥核桃,到了晚上,就是碗筷瓢盆、蟹腿鸡骨的大合唱。我最喜欢他们出牌和吃牌时喊出的声音——红中、西风、六条。一开始我把红中、白板、发财几种麻将牌编成各种故事。后来我开始默记他们每个人坐的位置、他们的嗓音、他们要和不要的牌,然后我就能猜出每个人手上有什么,谁又会和牌。
这会儿,嚼着花生呷着汽水的同时,我也观察着每个人的牌风。阿玲热情有余而定力不够,琪琪头脑精明但不善计算,佩璐跟我才是棋逢对手——从前读书时她也一直是我的竞争对手。第一圈是东风局,我和佩璐轻而易举地占了阿玲姐妹俩的上风。我用门牙磕开一颗瓜子,含了一会儿瓜子壳,品尝着盐和八角的滋味。虽说西瓜子并没有多少营养成分,我还是庆幸我们囤积了足够的零食。我知道军队不会浪费空间来贮存瓜子,可我希望聿明能吃到像样的食物。他是不会在信里写这些事的。我倒是盼望他写。婆婆见我瞟向门口,对我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