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特等射手(第2/3页)
洪峰也放下了望远镜,轻轻哼了一声。
两个老伙计都不用开口,就能猜到对方心里在想什么。
对闫红伟和他的那十几个马仔,老实说,韩明正洪峰都没有放在心上。
小意思。
这种街头混混组成的贩毒团伙,实在也入不了他们的法眼,不管从武器装备,火力强度,训练程度还是战斗经验以及战斗意志上来看,都业余得很。
别看他们安排岗哨,人员巡逻,一切都煞有介事,其实不过就是瞎忙活,真正有危险的地方,他们连看都没看过一眼。
待会一旦发动抓捕,这帮人也不可能组织什么像样的抵抗。
那几个随身配枪的重要成员,如果第一时间投降也就罢了,真敢负隅顽抗,他们就是狙击手和突击队员第一顺位清除对象。
现在主要是等金三角那帮人过来。
五叶在金三角也算是大名鼎鼎,应该比闫红伟强得多。
但考虑他这次是“深入敌后”,事实上不大可能带太多的人手过来,也不大可能拥有太强大的火力,为了便于携带,充其量就是几支短枪罢了。
武警战士和少数担任突击队员的缉毒民警,都装备了冲锋枪。
更别说早已占据最佳位置的那几名狙击手了。
狙击手也不完全是武警支队的官兵,有两位是韩明正从禁毒总队带过来的,参加过好多次围捕毒贩的行动,抓的都是些穷凶极恶的亡命之徒。
另外还有一位狙击手,则是市局禁毒支队的人,转业军人,在部队是特等射手,据说打四百米半身靶,出靶时间三秒钟,三发子弹,他可以做到三发两中。
这还是在不用狙击枪,只使用机械瞄准具的情况下。
没有上过射击场,没有尝试过打四百米靶的人永远不知道,四百米距离打半身靶是个什么概念,基本上,五十厘米大小的目标,只占准星二分之一的宽度。
每次出任务,他都是支队排在第一位的狙击手,而且基本也没让同志们失望过。需要他开枪的时候,不说枪枪命中目标,最起码还是起到了一个优秀狙击手应有的作用。
现在,这位市局的狙击手并没有埋伏在山坡上,而是埋伏在离总装车间不到五十米远的仓库二楼。
和总装车间一样,这个仓库也早已废弃,奇怪的是,仓库大门上却还上着锁,也不知道仓库里是不是还藏着什么要紧的东西。
闫红伟的马仔没有进入仓库里边查看。
他们人手不够,而且也没有什么经验。在此之前,他们根本就没有正儿八经和缉毒警察以及武警战士交过手。还是那句话,水平相当业余。
当然,就算他们真的进了仓库查看,也很难发现隐藏在二楼的狙击手。
那是很专业的伪装。
只要不走得太近仔细观察,一般人真的难以识破那个伪装。
不但狙击手身上有专业伪装,王为身上也有伪装。
他埋伏的位置,就在市局狙击手身边不远处,大约十来米的距离。
在这次行动中,王为没有担任指挥员。
尽管以他的职务,他完全有资格指挥一个小组,是王为主动要求不担任指挥员的。王为觉得,在这个行动中,指挥员的人数足够了。
韩明正,洪峰,何建,吴航宣,魏明辉,和平,还是禁毒总队一支队支队长,这些都是指挥员,无论资历还是经验,都不是他能比得了的。
王为觉得,自己还是做一个突击队员更有价值。
不过王为这个突击队员是独立的,不和其他队员在一起。
对此,韩明正,洪峰都默认了。
他们太了解王为的本事了,这个家伙绝对是一等一的突击力量。既然要当尖刀使用,那就让他做一把最锋利的尖刀,做一把没有任何牵挂掣肘的尖刀。
因为如果要是和其他队员编在一组,身为副大队长,队员们自然而然会等候他的指令,而王为也自然而然会担负起指挥员的责任。
这是根本就无法避免的。
虽然说禁毒警察平时也坚持训练,到底不是部队,在这种更加接近于城市巷战的抓捕行动中,相当一部分年轻的禁毒警察,经验方面还是略有欠缺,临战紧张是不可免的。
所以,上级安排王为和支队的一号狙击手在一起。
埋伏的时候,王为可以为狙击手提供保护,因为他配的是短枪,没有配微型冲锋枪。王为的枪法其实还可以,但长枪和微冲,确实不是他最擅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