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狮子搏兔,亦尽全力(第2/3页)
军方背景和灵活的脑子,让他敏锐地发现了在日本和南棒有很多做“军需品官倒”灰色生意发财的机会,就果断留在了日本,娶了个日本老婆,然后成立了世嘉公司,开始给美军基地贩卖日产的弹子机和其他电动赌局。
当时包括任天堂在内的其他日本弹子机厂商也不是没想过抢这个肥差生意,但架不住大卫·罗森在军方有很多好哥们儿,关系铁,所以只能乖乖认了这个赚差价的中间商。
大卫·罗森的世嘉做美军基地电动赌具中间商的生意,一做就是15年,到60年代末,他滚雪球积累了足够的资金后,终于开始自己开厂,自行生产和研发弹子机、老虎机,并且随着后来电子游戏机行业的出现,顺势进入游戏机行业。
在日本,大量的游戏机厂商,在游戏机这东西出现之前,都是先做电动堵博机起家,然后跨行转型过来的,这并不奇怪。
不过,80年开始做游戏机后,大卫·罗森也意识到自己的技术团队太弱,必须引入战略合作者,所以多方考察后,允许了一个名叫中村隼雄的日本人入股。中村隼雄在电子研发方面有基础、有资源,两人一拍即合。
随后,为了公司的主导权,以及战略发展方向,两人做出了一个奇葩的决定——中村隼雄注资收购世嘉日本公司的主要股权,而大卫·罗森则拿钱后全力开拓美国市场。
这种股权架构在业内是非常罕见的。
因为比如顾骜的天鲲、盛田昭夫的索尼,那都是有母公司和子公司架构的。如果中国公司、日本公司是母公司,那么美国公司就必须是子公司,由母公司全资控股。
但是在世嘉的架构下,世嘉日本和世嘉美国,相当于是两家完全平等、独立运营的公司。双方只是互通有无、在技术/营销上高度战略合作,但盈利是分开的,谁也不是谁的母公司。中村隼雄和大卫罗森各自在自己的地盘上绝对说了算。
这样的架构,一度被同行耻笑,觉得无法令行禁止,不利于长期战略。
谁知,却也因为这一点,让世嘉在雅达利大崩溃中,得到了一定的狗屎运——83年,全美其他街机游戏机厂商,除了顾骜的天鲲以外,其他都被雅达利连累了,搞得半死不活。
世嘉却因为有两条命、其中一条完全独立的命在日本,所以可以相对少受冲击。
这就相当于,雅达利的灾难是一场扩散的器官衰竭,其他凡是“连体”的母子公司,都被扩散衰竭干掉了。
世嘉却是分割彻底的两兄弟、不是连体婴,躲过了雅达利衰竭的扩散。然后亲兄弟给输个血移植个器官,又恢复过来了。杀回美国市场的速度,也远远快于其他不具备美日两国双总部架构的同行。
……
“看样子,跟山内溥正面交锋之前,倒要先干挺世嘉这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了。”
顾骜合上资料,心中已经有了全局。
他现在唯一不解的是,历史上,既然世嘉有这么好的条件,比任天堂都早进入美国市场,为什么没有收割到雅达利的遗产呢?
是因为寒冬太寒、消费者的愤怒还未褪去?
有这种可能。
不过,随着如今顾骜把整个场子热场了,这个因素也就消失了。
世嘉有没有可能,在这一世成为有力的对手呢?
这个问题不容轻忽。
顾骜思忖了很久,决定先从产品分析一下。
他问舒尔霍夫要了尽可能多的世嘉发布信息,以及刺探世嘉内部测试的视频,或者从世嘉的生产工厂弄到半成品的详细照片、视频——世嘉宣布再过一两周就要开卖了,那如今肯定已经紧急投入到生产环节,甚至连小批试流都省略了。
只要花钱,肯定可以刺探到所需情报的。
只不过,录像带这些东西没法传真,就算舒尔霍夫加班加点刺探到了,也要过几天才能送到顾骜手上。
甚至都不可以寄快递,免得邮件出问题后闹出丑闻。
所以,顾骜吩咐了舒尔霍夫,一旦拿到世嘉SG-1000的详细刺探资料,让他亲自飞一趟华生顿,把东西带来,两人开个小会讨论一下。
舒尔霍夫倒也幸不辱命,第二天傍晚,就跟顾骜电话通报,说拿到了关于SG-1000家用机的情报,并且次日就会飞来华生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