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1章 巨款买房(第2/3页)

这么算下来,10000块一套房子,两口子不吃不喝也得4年的工资才能买得到。

条件不好的只能是放弃买大房子,只能买6000块的小房子,但这也需要四五年左右才存得下来。

前年,也就是1983年的时候,莉云仁和他们打电话,就听说这边船舶厂旁边的食品二厂地块儿,在进行集资建房。

都是7层楼的新楼房,一层也就两户人家,非常的新奇洋气。

但因为他们的资金有些不足,所以厂里面就拿出了两百套的房子,对外卖名额,想要多赚点差价,补偿修建房子的费用。

就这次的集资建房,不知道有多少人到处去借钱,欠了许多的债务,才能买下这么一套房子。

但哪怕是这样,自动放弃资格的都有一半。

可他们也不算吃亏,没买房的工人,都拿到了一些补偿,这个补偿便来自于卖名额得回来的一部分钱。

于是大家无论是集资建房了的,还是没有集资建房的,也基本上都算满意。

实际上,这种集资建房和单位福利房,名称上不一样,但实质上的意义却是差不了多少,区别只在于单位补贴的多与少而已。

莉云仁和莉智说了这边的条件要求和价格之后,莉智立刻就决定让他们买了房子。

因为她听殷俊说过,以后普通老百姓在内地的最大发展前途,就是购买房子,特别是北上广深的房子。

如今既然有机会买房子,而且是给爷爷奶奶买,她当然愿意了。

莉智想着给爷爷奶奶一套,然后二叔二婶、三叔三婶也一套,这样也是对他们留在国内,照顾老人家的回报。

二叔他们听到居然还有自己的一套,当然是欣喜得很。

二叔、三叔两家也是实诚人,知道这钱是侄女儿出的,所以也想着既然都准备买三套了,能不能再给大哥大嫂准备一套。

结果再仔细打听,并给食品二厂的负责副厂长塞了1000块红包之后,他果然答应了一口气给利家四套房子,两套70平米的、两套50平米的。

只不过价格却不是他能决定的,必须要按照规定给。

两套大的当然是爷爷奶奶、莉云仁他们两家人的,二叔、三叔两家人就要小一点的。

莉智本来说大家都一样,都要大房子,可这事儿被贺露给拒绝了,她劝着莉智按照他们自己的心意去做。

对这个精明的后妈,莉智小时候很不喜欢,可长大了也发觉,她其实也挺不错,尤其是对自己的父亲很好,所以莉智心里是接受了她的。

于是,又多花了5000块钱给负责安排楼层的科室主任和副主任,爷爷奶奶便选在了一楼,对面是二叔一家,他们楼上二楼就是莉云仁和三叔两家人,大家都住一块儿。

连装修的风格都是差不多的,但电器家具什么的,比起别的人就要好多了。

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洗衣机……这些统统都有,连家具都是专门从厂里做好送来的,花费那叫一个大,那叫一个豪爽。

当初利家人入住的时候,可是引来了上百人的围观的。

故而最后就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不是因为买房子这么多钱,二叔一家、三叔一家,包括爷爷在内,怎么会对莉智这么的客气,乃至于有些尊敬?

18万这笔巨款,在这个年代,有几个人能拿出来?

唯一让老爷子有些遗憾的是,莉智拿了20万,听说还剩下2万的时候,毫不犹豫的请奶奶拿着用,没有给他。

但想起了自己之前的态度,老爷子倒是没好意思去争夺这个支配权,反正这笔钱也是老婆子拿来家用的,又不是用在外人身上。

不仅仅是莉智,莉云仁和贺露也是第一次来到新房子这边,看着爷爷奶奶家里装修的样子,基本上就知道了楼上自己的房子是怎么样。

曾经在香江把小房子住够了的他们,对于这么70平米的三室一厅一厨一卫、且没有公摊的房子,那是满意之极。

这个年代的房子,不但是平方数是足足的,阳台和露台这些地方,更是不算面积,加起来还有十几个平方,故而三室一厅都算不上每间屋子拥挤。

听到莉智说起“小了”的话,两口子也没有反驳。

因为现在莉智在香江一共买了22套房子,其中有两套还是别墅,一套他们两口子现在住着的就有300来平米,的确是比这边的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