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1章 品控和态度(第2/3页)

有了警察的出面,别说是临时工了,就是建筑工程队的被解雇的人,也不敢再闹腾什么。

这么一来的杀鸡儆猴,短短的半个多月时间过去,整个亚运会工程的面貌就焕然一新,工作态度积极了不少不说,工作效率也高了不少。

对于香江经理们提出的质量上的瑕疵、需要再返工的活儿,这些工程队硬是没有再敢去理论,而是乖乖的去做。

他们这样的老实和听话,让同时在工程组的老专家们感叹不已。

也只有这些香江的私有公司的经理,才能制服他们啊!

要是换成了在内地的这些建筑公司,因为大家都是国家的,国有企业也不怎么辞退职工,所以对他们的态度不一样,以至于稍微要求严格了一点,就会被他们闹起来,弄得很麻烦。

现在多好?

不愿意干就直接滚蛋,敷衍了事的话我直接也不用你们了!

当然了,话说是这么说,风气焕然一新是没错,可因此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少。

很多人当面嘴里不说,但转过身就去告状,他们都是有单位的,再加上了那些被解雇的临时工也到处散播谣言,让这边的亚运会工程组很有些被动。

在这种情况下,魏小范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都不用陈懋生去求救,他直接就去求见了云老和萧老,向他们阐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晓以利害。

云老和萧老是经历了最残酷的战争年代的人,深知道什么是纪律的重要性,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故事。

所以在听到魏小范所说,又派人去仔细了解了方方面面之后,果断的选择了支持香江这边的经理们。

不说什么亚运会是整个儿国家的颜面,单说这工作的态度,就不能让人容忍。

要是当年我们像你们这样,敷衍了事,凑活着去做事儿,能把常凯申他们给赶走,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吗?

所以,凡是来总指挥部闹腾的单位头头们,全都被挨个儿的骂了一顿,最严重的一个直接解职,让他提前退休了。

这么一来,大家算是了解了上面的态度,赶紧的夹紧了尾巴,不敢再去跟工程组作对。

少了这些制约,工人们就更加的听话,工作起来也更加认真了。

没有了后面的靠山,他们生怕如果自己不行,立刻就会被解雇,那么这比寻常工资高出3倍的工资,就拿不到了!

谁不想有好日子过啊?

每个月保底200,干得特别好、效率特别高的,还有50到100不等的奖金,这样的工作,你数遍全华国内地都找不到第二个啊!

以前的漫不经心和拖拖拉拉,是因为觉得自己背后有靠山,香江人不敢对自己怎么样。

可现在靠山的靠山都被骂得狗血淋头,他们哪里还敢懒懒散散?

而一旦他们放下了别的小心思,专心的开始工作了,那么华国的工人就基本上不逊色于日本和德国工人了,至少在勤劳度和兢兢业业方面,能比得上他们。

到了如今,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过去了,亚运会工程组的工作,已经被理清了头绪,干得热火朝天,不能不说和最初这么严厉强硬的态度有关。

云老和萧老都悄悄的来看过,对于工地现场的干劲儿都很满意,觉得这和五十年代的大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差不多。

当然也有不同,五十年代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努力,属于自带干粮都愿意的。

现在的则是在金钱的刺激和严厉的规则的双重因素下,他们才会爆发出这些能力的。

对于干活儿的工人们,都是如此的严厉,那么对于原材料质量的把控,更是重中之重。

香江地方狭小,地势的特性复杂,所以必须要最好的材料,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否则出了问题的话,谁都负担不起。

他们这些经理都是在香江盖楼的老手,对这一点是知之甚详。

故而专门就有10个以上的经理,带着一批人,来回检查买来的各种原材料,比如钢铁、水泥、河沙等等。

不但是买进来要检查,使用之前也要检查,在使用过程中,同样有检查。

一旦有任何不合格的零部件原材料,立刻就会全部退回,如果是严重问题的,索要赔偿之余,从此就不会再和这个工厂合作。

但这一点呢,目前为止看起来还好,总体上并没有什么大毛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