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培育市场和人才都很重要(第2/3页)

真正想要和内地开始紧密合作,一起制作电影,而不是只是香江影星来攻城略地,恐怕最早还要等到1990年以后。

香江这么一小块地方,产生的人才再多,也没办法和内地比较。

只要内地反应过来了,那么肯定会以飞快的速度追赶并且超越香江。

比如说在以后,前面就有冯龅牙、宁皓等导演,几亿票房的拿。

等到星爷的《西游篇》拿了13亿票房,屁股都没有坐热,光头徐的《港囧》就以不可抵挡之势,一举拿下了16亿的票房。

然后又是星爷,《美人鱼》突破30亿的票房,硬生生把票房纪录又再次抬高了十亿以上。

香江电影人这下子觉得自己扬眉吐气了,有些人甚至说,这个票房纪录,光靠内地电影人是无法打破的。

结果两年的时间不到,仅仅是一年半之后,吴晶就用超过56亿的票房纪录,狠狠的给了这群当初看不起内地电影人,看不起他的香江电影人一记耳光。

这充分的就说明,只有集合整个华国的电影人才,并且吸收了好莱坞的精髓,华国娱乐才能像是好莱坞一样,走向全世界,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现在殷俊连香江的电影资源都没有统合完毕,那就更别说来内地怎么的呼风唤雨了。

况且如今的时机也不合适,83年是一道关卡,6年之后那才真正是鬼门关,要熬过了那段时间,殷俊才敢说放心大胆的在内地扎根发展。

不过呢,少年并没有闲着,没有被动的等待着。

魏小范这个变数,就是殷俊最大的幸运。

能找这么一个自己信任的人,还能一个人担当得起责任,并且有着充足能力的,殷俊怎么会不高兴?

虽然以后系统化的管理,魏小范肯定是不行,要换甘帼亮来做,但作为麒麟集团在内地的一把手,魏小范的整个儿影响力和威望,却不是甘帼亮能比的。

因为魏小范已经在华国内地的最重要两个电影方面的学府——京影和华戏,开始担当起了授课老师的责任。

即便是现在他的授课并不多,但等到《包青天》一播出,他在华国的名气,绝对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没有任何的电影明星能比!

这,就是和平年代娱乐明星的威力!

只要有了这个名气,魏小范身边的人就会围得多,人才自然也会源源不断的出现。

你说比如是陈道民、陈宝帼、姜闻这样的大才,他们是愿意选择一个和自己有着学校渊源的人来合作,还是愿意和不认识的人合作呢?

内地的影视圈子,既然有“圈子”两个字,那么肯定也是有拉帮结派的。

魏小范不会是一个小派的人,但就整个内地娱乐圈来说,他的大咖地位,也就在这一刻定格了!

况且殷俊做的,并不仅仅是这一些。

魏小范手里,可是掌握着“艺术发展基金”这个大利器的。

每年数十万的巨资,都源源不断的投向了艺术娱乐圈各个领域的有才之士。

在80年代初的这个时候,一个月几十、一百这样的资助,足以是一笔能让自己和家人都过得很舒服的款子了,可以让他们能更加全身心的投入自己喜爱的各种创作之中。

去年只是一个试点,殷俊不会觉得600万美金就足够了。

80年代的内地,正是在一段极具压抑的岁月过后,开始大爆发的年代。

此时就是最出人才的时候,用群星璀璨来形容都不为过。

殷俊以40年之后的眼光来看,以后扛起华国内地娱乐圈的这些中坚们,都是这个年代出身的。

无论是影视明星,还是幕后制作人才,都是这样。

他们既经历过压抑,又看到了光明,所以这群人才能够出彩。

而后那些在幸福日子里成长起来的明星们,他们通常因为缺乏那些磨砺,缺乏那种坚韧的向上的动力,所以总是感觉要差了许多。

如今这些博出来的和没有博出来的,现在都是一个个的好苗子,值得殷俊去投资。

其实话说回来,香江的这一批明星们,也都是一样。

他们基本上也都是穷苦人家出身。

周闰发就是最穷的南丫岛的渔民子弟。

温璧霞穷得15岁就逃离了家,要不是遇上了《靓女仔》的导演黎大伟,她能不能活下去都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