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3/6页)
这些年黎嘉骏早就已经对于游行见怪不怪了,当初在北平的时候学生游行起来更加凶残,上海的地位特殊,也各种喜欢游行,倒是她在杭州那四年,风平浪静的,可见也是城市之间和不相同。
她没有先去看这次游行是哪个团体打头,而是匆匆到了黎宅,在那儿和周一条敲定了要采买的东西,才裹着衣服顶风往游行队伍追去,却在还没跑到的时候,被那儿突然爆发的合唱声震得停住了脚步。
“起来,不愿做努力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黎嘉骏觉得自己是不是穿越了,或者说她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穿!
怎么会呢?
这是国歌呀!
这怎么会呢?!
她身边,一个茶摊上,几个路人也听到了,正议论纷纷:“诶哟,这歌耳熟!”
“可不是么,这不是风云儿女里头的歌吗,叫什么义勇军进行曲。”
“哦,对对对!当初我还去黄埔剧场那儿看过呢,有两年了吧。”
“有两年了,哎,现在听着,心里头真不是滋味儿。”
风云儿女。
黎嘉骏想起来,当初二哥曾经让她回上海,说请她看电影,可她那时候艺术方面的审美各种和这个时代不合拍,音乐也不听,电影更没什么兴趣,又懒得长途跋涉回去,干脆就拒绝了。
原来那个时候,这首歌就已经出现了!
她怎么就拒绝了!她在见证历史呀!如果那个时候在电影院看到、听到,她肯定会嗷嗷嗷的大哭出来啊!
然而她现在却也已经差不多了……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好!”站在一个石墩子上指挥的学生激动大吼,“我们唱下一首!抗敌歌!预备!唱!”
“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
黎嘉骏就这么站着,听着。同样是这个时代的人都耳熟能详的歌,可偏偏有这么一首,用那种熟悉到骨子里的音调和歌词,击穿了时代的壁障,跨过了近百年的硝烟,撞击了她的脑膜,让她的情绪深陷其中,完全拔不出来!
她的头隐隐作痛,身上一阵阵的冷热交替,冷风呼呼的吹过,她抬头,看到阴翳的天空中,乌云翻滚着,仿佛正准备着,容纳即将到来的,三十万声哀嚎。
番外 信
【出场人物资料】
秦九,小名阿瑞,与妹妹秦恬都是一战后留法华工的后裔,得知中国抗战后,从波兰大学辍学前往故土参战,妹妹秦恬继续在欧洲战场作大死
唐蓉:秦九的第二任妻子,帮秦久难产的妻子照顾孩子,日久生情。(好人!不是小三!)
开头:秦恬在法国被要求在家必须说中文,可是她环境使然,忍不住说了法语,就挨打了。
※※※
※※※
“你打孩子做什么,这么冷的天让人出去站着,冻坏了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不打记不住!”
“作死哦,她知道什么呀,你让她记住啥?快让人进来!”
“不行!不吃点苦头不长记性。”
“哎哟,阿瑞,快去看看你妹妹……”
秦九早就蹲在了房檐下,又是一场雪刚停,刚扫过的院子雪又过了脚踝,妹妹秦恬直挺挺站在外面,低着头一言不发,如往常一样,倔强的沉默,不说话,不求饶,不反抗。
房门打开着,晕黄的灯光漏出来,罩在秦九的背上,暖烘烘的,他接过阿妈递来的糯米糕,双手捧着跑下台阶塞给妹妹:“阿恬,别倔了,快拿着暖手,阿爸很快会消气的。”
秦恬还是低着头,许久,金豆子一滴滴的掉在了地上,滚烫的,在白雪上砸出一个个小坑。
“怎么哭了?太冷了?”秦九着急,搂住了妹妹,“快去跟阿爸认错,认错好回屋。”
秦恬小小的手抓住秦九,抽噎着问:“哥,阿爸是不是在哭?”
“……没有,阿爸怎么可能哭。”
“……哇!”秦恬反而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嚎,“阿爸,我错啦,我再也不忘词儿啦,阿爸!呜哇……阿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