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皇帝的肾脏(第2/3页)

“只有做了之后,根据他的反应,来判断他的情况。哪怕没有反应,也是一种反应。”

……

敲定计划,蓝白社接下来从江南开始,一路向北,每一个行省,相隔一天进行舆论扩散。

传播消息并不难,难的是封锁消息。

不得已,墨穷他们决定撒钱。

世俗的事情,没有什么是金钱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只是钱不够。

无论是炒作狐狸胎盘,还是封锁消息,都需要大量的钱。

好在钱不是问题……

古今物质成本差距悬殊,这是生产力带来的碾压,随便找一座银山开发,蓝白社就能套得大量的金钱。

不过南宋的时候,商业发达,民间年年钱荒,这么做还行。此时的大元,正是开始物价暴涨的时候,商业低迷,大量白银或铜钱的流入只会更加导致钱币贬值。

所以众人决定,不直接向市场投放钱币,而是用商品,将市场上本来有的钱币流通到自己手中。

现代绝大多数工艺品都能在这里具有极高价值。

此时的玻璃工艺尚不成熟,基本只有琉璃制品,即便是琉璃,也更多发展在威尼斯,而在中原非常罕见。

一颗澄澈的玻璃珠,在现代的成本是0.5分钱,而在这里,至少可以价值五百两。

这还是贱卖,若是完全一样的一百零八颗玻璃珠,再加上一些噱头,价格可以翻一千倍,即五十万两。

五十万两什么概念?这足以拉起一支十万人的队伍,并且是外加不错的装备,与至少三月的粮草和军饷。

一名最低品级的小官俸禄才三十五两钞,用的还是纸币,以至于物价腾飞,实际购买力可能才二十两,甚至更低。

可以说,蓝白社的外围势力可以轻而易举地创造大量财富。

仅仅用奢饰品,就能从富商、贵族手中弄得大量金钱。

不过,这对社会没有好处,就像是二十一世纪的地球,明明蓝白社已经研发出虚拟实境了,可是却始终没有向民间普及一样,这种技术会扼杀一个文明的发展。

超前的技术,不宜做成产业,长期经营。奢饰品本身不能吃、不能用,临时少量出售就好,刺激那些家里全是钱,却不拿出来流通的蒙古贵族,让他们把钱掏出来。

非任务期间,外围人员还是继续做正常地生意。

如此,蓝白社连续找了三名蒙古贵族,一名富商,套得了近百万两的金钱。

这些钱一部分分给外围商家发展,一部分拿来四处打点。

江南尚不稳定,官员尸位素餐,大捞油水,蓝白社搬着成箱的铜钱与白银,那些县官见钱眼开,无有不允。

下面的胥吏更好解决,一月不到一两银子的薪水,社员直接拿出五两银子,顿时惊得那些胥吏直喊大爷,尽心尽责地把守各个要道,卡住消息。

许多城市都聚集了大量流民,他们插标卖首,或啸聚绿林。

蓝白社外围的商人布施粥水,就能把人聚集起来,散播消息的同时,也防止他们流窜。

又拜托绿林帮忙,扼守各个隘口,以及在城市里看街扫听情报。

如此官民齐心,一张巨大的情报网络就搭起来了。

同时,一伙儿外围商人,在各个行省收购狐狸胎盘。

胎盘价格与日俱增,仅仅两日,就翻到五千两一个的天价!

这直接让无数猎户疯狂了,天天在山里找狐狸。

然而感到更疯狂的,则是各国的皇帝。

蒙人的大汗,宋人的官家,扶桑的天皇,埃及的苏丹以及塞尔柱的哈里发、基督世界的教皇,神圣罗马的皇帝,东罗马的皇帝,玛雅的皇帝,非洲埃塞俄比亚的皇帝……

这天,都被蓝白社员找上了门,向他们说明了情况,至于配合倒是不需要,医疗人员直接驻扎在皇帝身旁,二十四小时跟随,一旦出问题,就地急救,移植个肾脏就是了。至于提前给肾脏做标记,这太简单了,姜龙直接用法力印了个元神烙印,并神识扫描记录内视图。

每个皇帝都有编号,从一到十,刚刚好。

江城刚下朝回到后宫,就有一名白胡子老太监走过来道:“陛下,请您去群玉殿一趟。”

一听这话,江城心里就咯噔一下,心说该来的还是来了。

可他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拼命地打听,竭力地配合。听说只是在肾脏上做个标记,连忙松了口气:“还好,一个腰子而已,收容物要拿就拿去好了。”